资讯
`
2011/3/13 09:20
人大代表徐龙称我国科研投入低 应完善创新机制
0
0

3月13日下午消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在两会期间提出了“完善国家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他指出,绝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到销售收入的2%,国内大公司的研发投入远远低于全球化公司,因此,建议完善国家级创新管理体系,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

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仅1.5%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徐龙指出,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2月份发布的中国首份“国家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40个科技实力较强的国家中,中国排名仅列第21位。对照国家对自主创新的相关要求,经过详细研究分析,徐龙认为我国目前的创新机制上存在“三个不足”。

首先是创新研发投入不够,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约为1.5%,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2%,日本达到3.5%。

其次是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显著,目前我国企业多、散、小、弱的情况依然存在,绝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到销售收入的2%,国内大公司的研发投入远远低于全球化公司。

再次是创新管理衔接不畅,国内创新研发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政产学研”离散程度较高,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价值链尚未形成,无法形成合力。

建议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搞科技创新

有鉴于此,徐龙建议完善国家级创新管理体系,按照“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总体方针,集国家、企业、社会民众之力,通过优化国家管理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强不同创新主体“合纵连横”,强化创新资源监控力度,做到创新管理“高点定位、高效提升、高质发展”。具体而言,徐龙建议采取三大举措:

一是进一步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徐龙认为,举国体制是我国的管理优势所在,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铁建设、奥运会等重大项目都是在举国体制下完成的。他建议充分发挥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针对一些重要的战略领域、产业标准技术和民用科技应用制定创新发展规划(如以TD-LTE为代表的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资金投入力度、科技研发力度、人员培养力度,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实现突破。

其次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管理创新活力。徐龙建议政府扶植建设大型企业创新基地,如中国商飞助力大飞机制造、中国移动开展我国4G标准TD-LTE研发实验。徐龙还建议加强对企业的研发支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企业从单一的“研发”(R&D)到跨技术、跨地域、跨行业的“联发”(C&D),建立研发成果“全流通”体系,加强对小企业、离散型行业的支撑,如将佛山陶瓷行业、古镇灯饰行业整合起来,通过共同研发投入提高行业知识水平。

第三是加强创新管理监管,变“资源”为“效益”。参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德国的联邦教研部、日本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的相关做法,徐龙建议国家加强对创新资源的管理,按市场需求配置、建信息网络监督、用科学体系激励,持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和投资收益率,将重大项目的科研经费投入与市场认可度相挂钩、与成果效益相挂钩。徐龙表示,国家应当建立完善的创新项目绩效评价机制,科研项目要“上线”、“触网”,推动科技项目前期申报审核、中期重大进展和后期成果收益的规范化,加强对创新项目的后向管理,全面评估项目收益和影响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