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0/3/3 08:18

手机实名制还有多少个关卡要过

大洋网-广州日报  李光焱

“你总说,垃圾短信、诈骗短信、黄色信息横行都是没有实名制惹的祸,其实让人很困惑。”当新年假期上班几日后,得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目前相关部门正研究实施手机网络实名制”的消息时,从事IT业的叶先生如是表示,他认为,手机实名制多年前即遭媒体爆炒,每次仅以某专家、官方的一个些微信息做文章,而实施起来却总是遥遥无期,或者落实不好。

手机实名制的雷声的确听到多次,却始终没有看到雨下。业内专家表示,抛开炒作因素不论,手机实名制涉及法律、成本、实效、操作等层面以及运营商、手机用户等多方,有众多难题未解决,则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幕后原因。 文/记者 李光焱 图/gettyimages

法律关:

堵与疏 工信部进退两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涉及约7亿用户的手机实名制如果没有法律作为支撑,工信部以一个行政部门难以操作。据《居民身份证法》第14条,只有在常住户口登记项目变更;兵役登记;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申请办理出境手续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他情形这些情况下,公民才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

“工信部只能寻求‘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他情形’中获得法律依据。”广州的袁律师表示,如果没有法律依据,工信部就没有资格推行实名制。

而另一方面,治理手机垃圾短信、诈骗短信、黄色信息是否一定要推行实名制还存在争议。研究者陈季冰就认为,手机实名制不是一种法治时代的管理思维,而是一种计划经济时代的管制思维。这种思维的逻辑是:假如某一事物(最常见的是某种新的技术手段)可能使某些违法犯罪或其他不利于社会秩序的行为变得更为方便,就必须对这一事物进行限制。而事实上,违反公德和法律的行为,并不是手机卡匿名销售,而是“骚扰”和“诈骗”。在没有手机的时候,这两种应该受到制裁的行为也广泛存在。

据报道,工信部已表示将会同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加快立法进度,力争在2010年底前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为全面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提供法律依据。而在年内,手机实名制将在部分地方试推行。

隐私关:

手机实名制加大

了泄露隐私的风险

无论是手机实名制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对施行后是否能保障消费者隐私的担忧都不约而同地存在。相信众多读者都有一个相同的遭遇:莫名其妙的推销(比如房子、车子、保险、股票等)电话找到自己,还能准确地直呼姓氏。若仔细回想,自己的电话号码必然并没有给这些人。很显然,我们的身份信息、电话信息等被不同程度地泄露了。

2月25日,博主“牧野征夫”就坦言,手机实名制不可避免地泄露公民个人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隐私,这些信息被某些不法分子人窃用,将给个人造成经济和名誉损失。有人收集实名火车票,已证明这种危害的现实性。

“如今手机和电脑上病毒和木马横行,个人信息被买卖和交易也非个案,手机用户的实名资料更可能因此给用户带来麻烦。”从事IT业的叶先生表示,手机实名和网络实名将导致另外的问题越发严重:实名资料遭盗取。“如果采取一种难以定量效果的方式导致其他可以预见的缺陷,还是否有必要采取该方式?”叶先生认为,这大概是手机实名制风声不断而未实行的一大顾忌。

实效关:

实名只防君子难防小人

业内人士表示,众多案例可以反向证明,实名还不能成为灵丹妙药。今天,假证泛滥、银行信用卡诈骗,有哪一个能根治?另外,注册网店也要求实名,网站要注册备案,但也没有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实际效果。

“我觉得手机实名制只防君子不防小人。”从事教育工作的胡小姐就认为,如果有不法分子要利用手机做违法勾当,显然会绕开实名制的阻挡。偷盗或伪造身份证,目前就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火车票也实名制,不也没有杜绝黄牛党?”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留生表示,由于目前电信运营商对规模化用户进行实名登记和实名核实支撑能力所限,加之相关的法规和配套政策并不完善,手机实名短期内不会取得特别明显的效果,尤其对于垃圾短信这类缺乏相关判断标准和处罚依据的应用,推行手机实名制并不能完全遏制。

成本关:

投入巨大谁愿埋单

另外,数以亿计的非实名用户实现实名成本之高难以想象。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超过7.4亿户。其中,约有4亿用户为非实名。这些用户如何自愿积极地重新登记,的确是考验工信部、运营商的一大难题。

同时,对于运营商来说,现在卖SIM卡的主要渠道还包括代理经销商。在代理商层面,又依据什么来判定这个人的身份信息是真是假?“无论从设备的更换购入的资金透露、还是人员、时间投入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成本。”本地一运营商人士坦言,如果其中发生了错漏,是否也要运营商来承担损失,这也是不可预见的成本之一。

而对于运营商而言,投入资金是刻不容缓的。工信部就明确要求,运营商应该推出优惠措施引导非实名用户重新登记。“但怎样的优惠措施合适呢?“运营商都没有十足的把握重新登记。”前述人士表示。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