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0/2/7 19:55
特写:微笑的“光纤之父”高锟
0
0

微笑。这是高锟获诺贝尔奖后首次回到香港并公开露面时,始终不变的表情。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2月5日与夫人来到香港中文大学,出席学校为他举办的成就展览的开幕礼。

当挽着手的高锟伉俪,以及香港特首曾荫权、同样为诺贝尔奖得主的杨振宁等,共同步入位于高锟所创办的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的展厅时,百余名各界嘉宾用热烈掌声向这位77岁的华人科学家致意。

身着笔挺西服、系金色领带的“光纤之父”,胸前别一朵绿叶白花,面带微笑。穿粉红外套的夫人高黄美芸紧贴身边,并向不少未能入场、挤在高层楼道的工程学院师生挥手。

在主礼台上落座后,也许是上方的灯光耀眼,高锟抹了抹眼睛。坐在右边的夫人轻轻拍了拍他的左膝。

当中文大学校董会主席郑海泉说起高锟在中大的往事时,高锟不停地微笑点头。

曾荫权说,高教授的成就激励着年轻科学家投身高端科研;他期待香港的年轻人以高锟为榜样,致力推动香港的科技创新。

嘉宾致辞时,高锟不时微笑着“偷偷”向台下老友摇手致意;当嘉宾致辞结束,这位被称作有一张“娃娃脸”的老人,在老伴的提示下,鼓掌,起身鞠躬。

“再次与好友会面,我们的心情都很雀跃,”高黄美芸代高锟致辞说,“重返这座校园更让我们倍感亲切。”

夫人致辞时,微笑的高锟显然听得很认真。

“高锟无疑是属于香港的。……在香港生活逾30年,是个名副其实的香港人,”高黄美芸说,“大家获悉这位‘港产’工程师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的兴奋雀跃之情,我们非常理解,而能与大家分享这份殊荣,高锟亦深感高兴。”“但愿他的奋斗经过能激发年青人勇于求知探索、永不言弃的精神。”

夫人致完辞返座时,高锟站起身。在全场掌声中,两位老人互相拍了拍膊头。

与嘉宾们一齐参观完展览,高黄美芸再度代丈夫在近百名记者面前表示致谢。但媒体显然希望高锟本人能说几句。

看到太太被记者的“长枪短炮”包围,高锟只笑着说了两个字替她解围:“Next time(下次吧)。”

图为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与高锟夫妇在物理学诺奖奖牌和证书前留影。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香港中大前校长高锟,将历年所获得的18个奖状、奖牌,包括物理学诺奖,赠送给中大。2月5日,中大校方举办的“高锟成就展”开幕,高琨在台上激动得热泪盈眶。高锟夫人黄美芸表示,高锟是属于香港的,非常理解公众对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兴奋之情,而高锟对能够跟大家分享这份殊荣亦感高兴。(中新社洪少葵摄)


 2月5日,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高锟成就展”开幕,展品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大前校长高锟赠送的他历年获得的18个奖状、奖牌。图为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与高锟夫妇在物理学诺奖奖牌和证书前留影。(中新社洪少葵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