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芯光纤的产能提升,是决定其能否成为下一代主流通信光纤的关键所在。在正在举行的2025欧洲光通信大会(ECOC)上,领纤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与暨南大学将于 10 月 2 日的 Postdeadline Paper(Th03.01.1)报告中,报导间隙管辅助(Interstitial-Tube Assisted Hollow-Core Fiber)结构反谐振空芯光纤。这一创新结构设计将赋能新一代空芯光纤的规模化生产,解决困扰空芯光纤量产的“中途接触”瓶颈,大幅提升拉丝过程的结构容差,从根本上推动高良率和大规模生产的实现。依托该设计,领纤科技创造了 两项新纪录:
83 km 单次拉制长度 —— 实现了空芯光纤有史以来最长的单跨拉丝;
0.052 dB/km 超低损耗 —— 创下迄今为止所有类型光纤的最低衰减。
这不仅是学术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意味着空芯光纤的量产之路已经开启。随着量产难题的突破,空芯光纤有望真正走向规模应用与产业落地。
我们将持续关注并分享该工作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