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中兴通讯与四川电信一起率先完成50G-PON三代时分共存方案的百户规模试点,标志着新一代光接入技术在商用部署道路上取得关键进展。本次试点基于成都电信现有网络环境,重点验证50G-PON与EPON、10G-EPON多代终端在百户级规模下的共存兼容性及现网业务的承载能力。通过在真实网络中对三代光接入技术进行协同测试,首次在较大用户规模中验证了50G-PON的技术可行性与部署适用性,为后续规模商用提供了关键实证依据与数据支撑,有效推动光接入网络向高速率、低时延和多代技术平滑演进的方向发展。
四川电信在宽带发展初期采用当时更为成熟的EPON技术启动光网络建设,奠定了其在全光网络领域的先发优势。随着千兆乃至万兆带宽需求的持续增长,如何实现50G-PON与现网广泛部署的宽频EPON终端兼容共存,成为推动网络平滑演进的核心课题。2025年6月,在中国电信研究院的技术支持下,四川电信完成现网30余款在网EPON终端(含宽频终端)及10G-EPON终端与50G-PON系统的稳定兼容性验证与性能测试。7月,进一步完成省内首个50G-PON三代时分共存试点部署。系统已连续稳定运行两个月,各项关键技术及业务指标均满足现网运营要求。
为全面评估50G-PON时分方案在真实商用环境中的表现,四川电信此次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选取成都贝森机房所覆盖的高端住宅小区开展现网试点,完成百户以上用户的规模部署。通过增加用户数量与长距离ODN链路,提升了测试环境的复杂性与代表性,重点验证了三代时分方案在高负载、多业务并发场景下的承载能力与长期稳定性。试点中,宽频/窄频EPON、10G-EPON和50G-PON三代ONU终端在现网ODN中并行上线,全面兼容现有网络部署,并满足29dB光功率预算要求,充分保障了网络的平滑演进与多业务(如上网、IPTV、电话、智慧家庭等)共存能力。
此次试商用的一大技术亮点是首次采用支持三代时分的专用ASIC芯片单板,并配套SFP-DD小型化封装光模块。整体硬件形态与未来商用设备完全一致,具备高度可复制性。规模试点期间,现网用户的各类终端设备实现良好兼容,系统运行稳定,业务性能全面达标,圆满达成预期建设目标,为50G-PON未来规模化商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