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天线数智化使能网络性能全面跃升”为主题的2025年全球天线技术暨产业论坛在意大利米兰成功举办。论坛上,华为介绍了数智化天线在全球商业应用的相关进展,并重磅发布华为数智化天线三大部署成果及三大底层能力创新,加速推进产业数智化进程。
随着自智网络(Autonomous Networks, AN)不断演进,天线作为连接用户与网络的唯一窗口,其数智化能力是影响用户体验的核心要素之一。华为天馈业务部总裁孙友伟在发言中指出:“天线正从传统的‘无源’设备,演进为‘数智化’的网络核心单元。华为致力于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将数智化、高能效、极致工程能力融入天线设计,帮助运营商构建体验更优、性能更好、部署更简的移动网络。”

华为天馈业务部总裁孙友伟发表主题演讲
三大数智化天线部署成果,树立全球数智化转型标杆
华为展示了数智化天线在全球落地的三项关键成果,彰显了其在提升运维效率、增强网络韧性与推进网络自治方面的实际价值。
成果一:构建网络智能化坚实底座。通过100%实时精准获取天线工参,全面替代传统人工上站勘查,提升30倍运维效率。同时,实现天面资源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为网络智能化演进构建了数据基础。
成果二:增强无线网络韧性。在自然灾害频发地区,通过远程工参管理快速定位故障问题,提升20倍容灾恢复效率;并通过波束远程调优能力帮助网络快速恢复,显著提升网络在极端场景下的可靠性。
成果三:加速网络迈向AN L4。通过实时精准的工参可感能力和实时多维波束可调能力,再结合拓扑可视能力和AgenticRAN,实现“波随人动、网随业动”,为用户带来随时随地最优体验,帮助运营商驱动流量平均增长6%以上。
三大天线底座能力创新,夯实数智化发展根基
同时,华为通过三大底层能力创新,在数智化、性能架构、工程能力实现系统性突破:
创新一:数智化能力全面进化,推动网络迈向智能化。高灵敏度内置AISU(Antenna Information Sensor Unit,天线信息感知单元),通过双GNSS天线设计和卫星多径抑制算法,分钟级准确获取天线工参信息;同时采用Metasurface材料创新,实现波束三维远程分钟级可调。此举可为无线基站提供精准的信息输入和动态执行输出,使自智网络全自动化的“感知—分析—决策—执行”能力闭环成为可能。
创新二:性能架构全面升级,提升用户体验。天线阵列采用全频段信号直通馈电(Signal Direct Injection Feeding, SDIF)架构,最大化能量效率,彻底告别线缆时代;全系列Side-by-side阵列架构,最大化辐射口径,提升20%用户体验。
创新三:工程能力全面革新,节省OPEX。全新龙翼架构,采用一体化桁架设计外加双向长纤维交织天线罩,实现业界最轻天线重量;增强型流线设计配合ADS 2.0(Array Decoupling Surface)技术升级,使天线宽度与风载均为业界最低,极大简化部署流程,助力运营商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截至目前,华为数智化天线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实现规模部署,助力40多家运营商加速网络数智化转型。未来,华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与全球产业伙伴携手,共同推进天线产业全面向数智化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