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这是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给出的“成绩单”。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加速融合,是“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中国电信作为通信领域的国家队,勇立潮头,积极投身数实融合的浪潮,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大动力,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锚定战略方向,筑牢数实融合坐标系
中国电信早在2023年围绕5G融合多要素制定了发展战略。其核心是依托中国电信云网融合战略,通过网络融合、平台融合、终端融合,深度融入行业生产运营系统,实现IT、CT、OT融合,做大、做强5G定制网。
产品上,中国电信打造面向行业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云网融合能力,充分发挥中国电信全球最大的共建共享SA 5G网络、全球运营商最大的云——天翼云等资源优势,推动5G定制网行业深耕、技术升级、能力融合、产业协同、价值释放,促进5G行业应用融合创新与规模应用。
在2024年度总经理座谈会上,中国电信提出加大自有能力研发力度,覆盖工业企业生产流程核心环节,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眼下,中国电信正积极深耕行业场景,推动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释放其倍增的“乘数效应”,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构建数字底座,打通产业转型大动脉
中国电信以“云网融合”战略为核心,打造适配新型工业化需求的数字底座,为工业企业打通转型“大动脉”。
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电信依托自身优势,持续推进5G网络、高速光纤等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完成“4+4+31+X+O”算力布局;以“息壤”为核心,构建完成智能云体系,基于云网融合提供“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的智能云服务;打造“星海”数据智能中台,推进自有数据集、开源数据集和第三方数据集深度融合。在云网融合方面,中国电信加快智算云建设,进一步推动天翼云向智算云升级,规划了云边端协同的智算布局。在5G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通过共建共享模式,实现了5G基站数量的快速增长。
激活智慧内核,解锁生产效率新密码
面对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需求,中国电信将AI技术作为数实融合的“关键引擎”,通过全栈AI能力输出,为工业企业解锁生产效率“新密码”。
日前,中国电信天翼AI发布星辰超级智能体。该智能体依托中国电信全自研的“星辰大模型”技术底座,突破传统AI工具场景固化瓶颈,通过行业深度定制化架构、全链路闭环进化机制及企业级安全防护体系三大核心技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智能决策引擎。
在纺织行业,中国电信推出“星辰纺织智能体”,基于自研的星辰视觉大模型,将AI算法应用于针织生产环节,帮助纺织企业提升验布的准确率及速度,实现“边织边检”,秒速“纠错”。
在化工领域,中国电信针对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监管难题打造化工园区智能平台,平台依托星辰大模型一体机,结合自研化工园区安全监控平台功能,打造了全网查询、专家知识库等AI智能体,形成了“四智一体”的化工园区大模型基础架构,构建了化工安全生产全方位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