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09/9/29 09:56
中国式通信引擎
0
0

中国的电信业随着近代西方列强入侵而开始,由于诸多原因,解放前中国自办电信发展缓慢,十分落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电信事业迈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信事业飞速发展,由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

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的探索实践,新中国的电信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通信能力显著提升用户规模跃居 世界第一

1998年,“八横八纵”网格光缆骨干网基本完成,联接了我国全部省会城市和90%的县、市。到2008年,全国光缆长度达到676.8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到79.3万公里,公用电话网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1亿门,固定长途电话业务电路达到292588(2M),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704.6万路端。

在移动电话方面,截至2008年,移动长途电话业务电路达到2686147(2M),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14350.8万户。短短21年时间,我国发展成为了GSMCDMA网络容量全球最大的国家。移动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移动业务的日渐丰富和资费价格的逐步走低,极大地促进了移动电话的普及。

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10928.1万个,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由1997年的25Mbit/s增长到640286Mbit/s,域名总量达到16,826,198个,网站数达到287.8万个,网民可以享用的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

业务蓬勃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建国以来,随着电信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短信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务高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电信业务类型。我国电信业务逐步从传统的固定电话、长途电话、图文传真扩展到移动电话、短信息、专线互联、会议电视、可视图文等多项业务,逐步从单纯的话音服务向综合信息服务转型

在电信业务越来越丰富的同时,电信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是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展,尤其是农村通信水平得到快速提高。截至2008年底,实现了全国99.7%的行政村通电话,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的比例达到92.4%,29个省区市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全国98%的乡镇能上网,95%的乡镇通宽带,建成农村信息平台2000多个。二是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适应公众对电信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不断攀升的状况,通信行业主管部门认真贯彻“服务民生”的理念,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使企业不断提升电信服务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积极推进信息化探索电信战略转型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机制的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通信与交流日益频繁。近年来,国家把信息化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为建设信息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电信运营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制定、实施转型战略和措施,主动创新商业模式,加快新业务开发推广,业务结构明显改善,行业转型取得初步成效。中国电信推出了“号码百事通”、“互联星空”、“商务领航”等信息服务业务;中国移动提出移动信息专家的目标,先后推出了航信通、飞信、无线音乐、12580、手机报、号簿管家、手机证券、139邮箱等综合信息服务;中国联通努力通过提供行业解决方案、提供信息化平台,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为行业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近年来,信息服务已经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工业、农业等诸多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电信行业转型初见成效,非话音业务比例逐年增加,截至2008年,非话收入已经占到行业总收入的31.4%。

电信业对外开放与“走出去”迈出坚实步伐

随着改革的深入,电信业以更加积极务实的姿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平等互利原则下,中美、中俄、中日韩、中欧、中国与东盟各国通信领域合作不断加强并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电信企业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在海外设置分支机构、国外电信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境外上市、开拓境外电信服务市场等方式,加快“走出去”步伐。在资本市场上,截至2003年底,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三家电信公司均已在海外上市。

在海外投资方面,电信运营企业积极探索开拓国际市场,迈出电信企业跨国经营的步伐。2005年10月,中国移动收购香港华润万众有限公司,并成功设立中国移动(万众)有限公司。同年10月,原中国联通公司正式开通澳门CDMA网络,我国电信企业首次在内地以外的地区获得移动运营许可。2007年1月,中国移动成功运作收购巴基斯坦移动通信公司,目前已经拥有近600万用户。同时,我国通信设计、施工企业也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取得可喜的进展。

在不断迈向国际化的同时,我国电信行业也积极稳妥地履行WTO承诺。2001年《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颁布,并于2008年9月进行了修订,为我国对外资电信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法律基础。

民族通信设备制造业整体崛起

从1985年起,我国邮电通信的发展速度开始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为我国通信现代化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1984年,通信部门与比利时贝尔公司合作成立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公司,自主研制、开发了一批新的技术,突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随后,以大唐中兴华为为代表的民族通信工业群体崛起,在程控交换、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光通信系统等一批关键通信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推进我国通信技术水平和国产化水平大幅提高。近年来,我国公用通信网电话交换机新增部分全部实现了本土化,光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的国产率也明显提高。我国的民族通信产业不仅使我国摆脱了改革初期关键设备“七国八制”的局面,满足了国内通信建设的需求,而且在光通信的主要领域如SDHWDMMSTPASONFTTH等方面形成了强大的产业能力,具备了竞逐全球市场的实力。

TD-CDMA产业化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第三代无线通信领域,我国提出的TD-SCDMA标准体现了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融合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2000年5月,TD-SCDMA标准被国际电联确认为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大标准之一。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并被国际认可的完整通信系统标准。此后,通信管理部门对TD-SCDMA的发展高度关注,通过引导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加快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和组织网络技术试验等积极措施,TD-CDMA技术和产业迅速发展完善。2008年4月,TD-CDMA投入试商用,并成功地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了服务。

TD-SCDMA研发并产业化的成功实践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一次重大突破,它实现了通信制造业与运营业的有机结合,带动了国内产业链的群体突破,形成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了有利于自主创新体制机制的形成。TD-SCDMA的出现和发展,对改变我国移动通信产业落后状况,提高移动通信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电信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