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刚刚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信息产业未来3年的发展进行了部署。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解释,电子信息产业的调整振兴,就是要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强化自主创新,完善发展环境,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优化环境巩固规模优势,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那么,这一《规划》具体包含那些内容?电子信息产业这一时期的发展目标、思路、重点是什么?将给电子信息制造业、通信业、软件业等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1 势判断:增速下滑,深层次问题突出
一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5.6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3%,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国工业的十分之一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达4595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7.7%,已成为稳定出口、优化外贸结构的主要力量。电子产品和相关信息服务已成为消费热点,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各部门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电子信息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对于稳定就业、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全球金融危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冲击日益显现。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增速急剧下滑。由于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技术、资金、市场等与国际环境密不可分,未来3年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动的影响将较为明显。
三是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面临较大困难。集成电路业出现近10年来首次负增长;彩电业2009年海外订单大幅下降;软件行业中小软件企业新增订单大幅减少,信息服务外包企业海外订单下降30%~50%;自主品牌计算机国内市场占有率逐月下降,联想公司市场份额下降,裁员11%,其他国产笔记本电脑在国内市场的总体占有率已不足6%;电子元器件行业海外订单大幅减少,铝电解电容、印制电路板等领域的骨干企业订单减少50%,太阳能电池行业海外订单下降30%。
四是利用外资出现大幅下降。2008年1~11月,利用外资额同比下降14%。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跨国公司在华收入大幅下降,直接导致北京、天津等地区产业收入负增长。从全球范围看,IT跨国公司受到冲击较大,经营出现困难,其海外投资可能收缩或调整,对电子信息产业影响较大。
五是深层次问题在新形势下更加突出。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仍未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仍很薄弱,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核心电子器件和大尺寸液晶面板等关键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产业体系在危机面前更显脆弱。
六是危机中也有机遇。全球竞争格局变化为我们整合全球资源,抢占产业分工高端环节带来机遇,国内扩大内需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也为我国自主产品和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带来机会。
在危机面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能够实现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电子信息产业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2 思路:在发展中保稳定,在稳定中谋转型
《规划》提出在发展中保稳定,在稳定中谋转型的思路。应对危机,保持稳定增长是第一位的。保稳定首先要靠继续优化环境,带动社会投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尤为重要的是,要挖掘国内需求和拓展新兴市场,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同时也要看到,未来3年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应当抓住机遇,加大对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战略性项目的投入力度,争取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规划》提出“三个坚持”的原则。一是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首要任务是应对当前危机、保持产业稳定增长,同时也强调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这不仅是长远发展要求,也是应对当前危机形势的有效途径。二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国家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大对战略性领域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同时,电子信息产业是竞争性较强的行业,实现稳定发展目标必须加强政策引导,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广泛调动全社会乃至国外的力量。三是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加快自主创新是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向创新效益型转变的核心。电子信息产业也是全球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用全球化视野来看待和推进国内产业的转型发展。
《规划》将“扩内需”摆在比以往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是外向型产业,相当部分收入来自产品出口,但今后一段时间电子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对产业稳定增长带来严重影响。实现产业调整和振兴必须在稳定出口的同时,千方百计扩大国内需求,特别要发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带动作用,加快推广应用我国自主产品和技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3 目标:保稳定,促发展,调结构,谋转变
《规划》提出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是保稳定,促发展,重点强调产业调整和振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继续发挥电子信息产业在带动经济增长、稳定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二是调结构,谋转变,重点强调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进展。《规划》目标突出了系统性、预期性、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并对定量指标进行了全面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