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校开学时。年年岁岁花相似。今年的校园市场营销竞争依然异常激烈,依然是领导员工齐上阵,依然是早出晚归长达半月甚至一个月的加班加点。然而,我们发现今年恶性竞争事件少了,竞争有序规范很多,校园营销出现了从疯狂回归理智的可喜局面。
市场监管初见成效 企业竞争渐归理性
这几年,每逢高校开学,校园市场恶性竞争消息就不绝于耳,社会影响恶劣,行业形象大大受损。今年,截至目前,恶性竞争事件虽也有发生却是极个别,大家普遍感觉今年的竞争更加文明、规范、理智。
恶性竞争的局面被逐步遏制,与政府主管部门持续努力分不开。几年来,工信部和各地各级通管局不断加强对校园市场秩序的规范管理,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制度已经相对健全。今年新学期还未开学,吉林、湖南、河南、江苏、福建、重庆等地通管局就积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要求各企业公平竞争,不得违规寄卡,不接站,禁止签订排他性协议,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加强对代理商行为的管理,严禁收机收卡违规行为等,对往年违规的“重灾区”都下令禁止。
三家通信运营商从集团总部到省级公司都对校园营销做了规范要求。据了解,中国移动要求下属各级公司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工信部的规范性要求,提出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坚持理性竞争、智慧竞争,为校园客户提供丰富优质的服务。同时强调,要积极与同业者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沟通机制,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校园市场环境。中国电信从集团到各地,要求聚焦产品的差异化优势,统一动作规范拓展市场。
此外,媒体监督,特别是微博、微信自媒体的无处不在,让世界变得更小更透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旦出现恶性事件、不规范行为会立即被传播出去,不得不自食恶果。在《人民邮电》报举办的“通信行业核心价值观”征文中,很多业内人士、通信员工都在反思竞争的底线,呼吁在竞争中重建行业声誉、重拾行业尊严。杜绝恶性竞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今年的校园市场上我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
出现近乎疯狂的校园市场竞争,很多人认为根源在于基层都背着压力巨大的考核指标。在用户饱和的今天,校园市场无疑是一个新增市场肥缺。一些基层员工告诉记者,不拼命抓好校园市场,考核任务就完不成,市场份额就会丢失,所以会不惜一切代价争夺,这也造成了校园产品的微利、无利甚至成为赔本的买卖。据记者了解,各家企业今年对校园市场的考核也趋于合理,中国联通今年开始考核净增用户,考核用户的保有率,更加注重发展合约用户,强调发展的有效性。中国移动对新增市场指标的下达也相比前些年多了理智。福建三家企业在通管局的协调下,则达成不下校园电信业务市场占有份额指标的共识。
注重产品差异化优势 员工期盼更人性化
免费实惠赠品虽然一直是吸引学生用户的有效手段,但说到底产品才是竞争的真正主角,校园市场的产品差异化优势正受到运营商越来越多的关注。
大学生一向走在潮流的最前端。如今,产品已经从语音、短信时代过渡到流量时代,流量成为今年的最大卖点,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则成为亮点。以竞争最激烈、创新最活跃的广东为例,广东联通刚刚与微信合作推出微信沃卡,推出流量特权等五大特权,月费10元包300M(促销期内为500M)的微信定向流量。紧接着,广东电信推出了微信微博专属流量卡“电信飞Young新特权卡”,每月仅需6元便可获得2GB的微信加新浪微博的定向流量。不久,广东移动面向动感地带用户推出了名为“3G网聊卡升级版”的套餐包,默认资费为19元,包括100条短信和200M流量,另外附赠1年流量包,内含500M/月的3G流量和1G/月的省内闲时流量(闲时:0:00~10:00),面向校园推出“互联网权益特惠包”。校园市场成为探索流量经营的一块实验田。
随着3G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产品是不是3G,网络快不快,终端酷不酷,体验好不好。联通与电信3G优势更加明显,校园市场的新增份额逐渐增大。中国移动也不甘示弱,3G方兴未艾,4G已经成为一大卖点。浙江大学是全国首个实现移动4G全覆盖的高校,在校园内最抢眼的是4G体验区,众多4G终端可供学生和家长亲自动手体验。
“家校沟通”等智慧校园的行业应用项目也是这几年来电信运营商剑指偏锋的一种差异化竞争。虽然过去也出现了学生及家长认为是强制消费的质疑,但有专业人士表示,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深入,智慧校园带来的管理效率提升、学生的便捷体验,也慢慢改变了强制消费的看法。一些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例如湖南、河南两省通管局还要求“家校沟通”限期对异网用户开放,不参加校园网及平台建设。产品的完善与监管的到位,让智慧校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各种可喜转变之际,记者也了解到,校园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到难以承受之重。某省公司机关员工告诉记者,下一线到校园摆摊,早上4:00出发,晚上11:00收工,疲惫不堪,一线员工要奋战20多天,领导更是常开会到深夜,很多人累病了还坚持工作。这样的敬业精神固然可敬,但我们有必要反思:投入不菲的人力、财力到底要换来什么?更人性化、更智慧、更有效的产品差异化才是企业所需要和员工盼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