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3/7/15 09:51
运营商“去电信化”如何落地?
0
0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传统电信运营商的业务不断受到挤压,运营商作为通信产业主导者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面对竞争,运营商提出了“去电信化”的战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信运营商从网络架构、技术、市场运营模式、组织架构、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逐步摆脱原有的传统电信业务发展模式,自我更新发掘和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新业务模式。

“去电信化”意味着运营商要启动扭转当前被动局面的新历程,主动探索新业务和新商业模式。长期适应传统业务的运营商要践行自我否定重启发展的“去电信化”战略,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稳步推进。

逐步转变员工的传统观念

笔者认为,“去电信化”首先需要自上而下转变思想观念。员工需要充分认识到运营商正在由资金密集高门槛的行业,走向开放、竞争性的新行业形态;从原先的产业链主导控制方转变为竞争中的产业链参与者之一。

多年来,电信运营商所形成的习惯性思维使其在考虑问题时,形成了“主导行业,以我为主”的惯性思维。这种想法在电信业初创时期,较为适合行业发展,但在移动互联网平等开放的大背景下,却成为电信运营商对客户需求反应迟钝、市场地位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去电信化”需要运营商内部上上下下去除传统观念,从行业主导者主动转变为行业参与者和竞争者,放下身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而不是维持原有旧城池。

同时,广大员工也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需认识到,运营商再也不是一个占据优势、固若金汤的强大企业,要看到“快鱼吃大鱼”的危机,必须通过市场化和差异化等竞争策略,认真研究市场客观规律,分析用户需求及竞争对手现状,着力打造用户需要、市场接受、符合规模经济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建立新的符合市场化需求的运营模式。

确保政策配套和资源到位

“去电信化”是一个找寻和确立新业务增长点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需要运营商内部政策和资源支持。

对于新业务增长点的发掘和培养,需要给予更加包容的政策和必要的资源投入。只有在政策配套和资源到位的条件下,才有利于及早探索出一条“去电信化”的改革之路。没有明确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去电信化”往往难以为继并难以取得预期目标。尤其在改革的初期,电信化(即现有传统业务)是主流,而非电信化(新业务增长点)是小苗,没有及时的灌溉和培育,难以成长壮大。当然,政策配套并不意味着超出市场原则的倾斜和扶持,这样的政策尽管在初期会有快速见效的可能性,但温室的小苗若不经历风吹雨打,也难成材。

同时,探寻新增长点的改革必须要允许失败,要给予改革的实践者关心和支持,不因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否定其勇于探索敢为先锋的可贵的奉献牺牲精神。不打消前方探路者的后顾之忧,就无法吸引更多的力量投入“去电信化”的大潮之中。

建立新机构进行战略布局

运营商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组织,现有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岗位都是围绕当前的电信业务设置的,如果不进行相应的调整,“去电信化”的工作就难以获得具体的机构和人员。即使在原有组织机构中进行调整,新工作岗位处于非主业地位,发展往往会受到有意或无意的钳制。柯达或诺基亚的前期情况就是例证。因此需要设立独立于现有组织机构的单元来具体落实。同时,在明确“去电信化”这一战略后在组织机构上一定也要“出新”。软银的成功就是通过设立大大小小的直面市场竞争的独立的子公司来完成的。

新设机构必须主动剪断脐带,真正以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模式参与市场竞争,否则往往就像不愿出窝的小鸟一样难以学会飞行。那种避免与普通互联网公司直面竞争,想要依托大网资源的想法是不现实也不足取的。

改进产品开发组织形式

传统电信业务的危机,就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新产品逐渐蚕食传统电信业务产品所带来的危机。运营商的弱项是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匮乏。要实现“去电信化”,就要加强新兴业务的开拓、新产品的开发,以市场化为主导,不断开发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特点,满足用户需求的差异化产品。

但是为什么运营商在具有人财物等优势的情况下,业务开发成效低于预期?原因就在于业务开发的组织形式不够市场化。运营商的现有业务开发单位不需要承担产品的最终市场结果,其工资等费用也主要来自传统业务的收入,新产品并不是他们的饭碗。因此,对于产品的体验、完善、营销或落地等都跟进不够。因此,产品开发需要由独立的子公司或事业部来完成,如果非主业仍然处于非主业地位,新业务的破茧而出必定是小概率事件。

增加投资控股等经营手段

“去电信化”是由电信向信息服务延伸,各类新业务需要进一步拓展运营商的业务范围及内容,特别是增加投资、合作、参股控股等经营手段。移动互联网的竞争规律之一是创新不断涌现和“快鱼吃慢鱼”,由于有价值的新业务不一定由运营商率先提出,运营商需要采取投资、合作、参股控股等多种经营手段及时进入新业务领域,而不能什么业务都自己开发运营。此外,互联网在改造传统产业的时候,会不断出现各种衍生业务形态,如电子商务、移动广告、互联网金融等,这些都会冲击运营商的业务收入和利润。于是,运营商申请在有序监管前提下放开业务范围,增加投资控股等经营手段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样才能保障运营商不处处被动受压,真正成为一个能够以多种方式主动迎接产业链新机遇的大块头。

做好传统业务巩固根据地

在新业务取得丰厚的效益之前,“去电信化”所需的资源主要来自于传统电信业务,不能因为“去电信化”就视传统电信业务为不良资产。应该继续大力挖掘传统电信业务的效益,从降低成本、发掘潜力等方面提高传统电信业务的效益。运营商具有完善的网络资源,稳定的接入能力和巨大的用户资源等现实优势,应通过建设和完善智能管道、开发和开放业务能力、设计和搭建业务平台及降低成本费用等多种措施,不断改进现有工作,进一步发挥现有主业的根据地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