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1月8日工信部发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以来,议论就一直没停,有怒有赞有理性思考。无论如何,民资进入电信开闸在即,不久的将来,至少会有6家民资企业获准运营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今天的话题版,我们特意就此摘录一些引人深思、颇具争议的微博观点,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史炜的财经微博:【转售试点,切忌犹抱琵琶半遮面】如果2003年没有关闭转售业务大门,电信业市场竞争格局和商业业态都将精彩于今天,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和服务手段将更加丰富。《转售试点》公布后,我更期待虚拟运营能与转售的开放偕翅而生,以此催发更活跃和具有竞争性的中国通信增值业务市场。
@杨景:转售业务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类似于Kore这样的全球物联网和车联网运营商,不是腾讯,更不是电话短信等传统业务的零售商。对新政的评估应该从这一点出发。
@大力水手1168:中国电信业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竞争将更加惨烈……但主要还是,百姓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得到更多的实惠,更好的服务……希望不是忽悠!
@志刚水煮通信:七问移动转售业务:1. 运营商控股的中资公司能不能销售自己的移动业务;2. 运营商控股的公司能不能销售对手的移动业务;3. 运营商员工集资算不算民间资本;4. 业务质量评估谁说了算;5. 转售企业终止经营,发展的客户凭啥基础运营商接手;6. 有争议为啥总喜欢自己仲裁不找法院;7. 既然试点为何要长期服务承诺。
@智达-陈亮:支持打破垄断!先不说对经济发展,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竞争最起码会让某些服务不那么蛮横,某些收费不那么无理!
@叶开4958:如果移动、电信、联通和租用他们网络的虚拟商一起竞争,看不出来有什么意义。多一个公司出来分钱(而且资费还低)?虚拟运营商的前提是有基础运营商,也就是将现有的三家运营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只做基础网络建设,一部分只作运营。没有这个前提,这种试点注定失败。
@亮仔_Precipitation_Bloom:是真的才好,不要忽悠群众。真的话,那将会有一场巨变了。有更好的服务,更多的新富翁。希望越来越自由化互联网服务业。
@台州蒋涛:从政策层面看,这条新政貌似增加了民企进入电信行业的机会,但众所周知的现状是以微信、米聊、YY为主的3G互联网通信软件,早已把资费门槛降低到了零。如果腾讯、小米公司愿意经营该块业务,是该收费呢,还是如何?如何区隔收费业务和免费业务都值得权衡。但运营商语音业务收入下降的趋势已成必然。
@伟哥日报:携号转网搞不下去,但移动业务转售虚拟运营商一定能火,且与CMCC等寡头能友好合作,不信,等着看,且搞虚拟运营商的骨干必是CMCC等主动策反的,这种路径已经在两桶油上得到验证。
@冬日不啦啦:看似引入了竞争,实则用户可能更受伤。这类民资进入的都是接入层面,类似小区物业公司,原先去电信直接办的业务,今后要被这些靠垄断小区准入权的“民资”公司多剥削一层,他们将充当运营商的二道贩子。而且由于利益分配和网络实际控制可能不对等,售后可能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