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平台模式因为不适应而被淘汰,基地平台模式转型为公司化运营,能力开放平台刚刚起步而成效未显——这是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在拓展移动互联网时普遍面临的一个情形。运营商该如何突破用户、终端厂家、互联网企业等带来的围城,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平台化运营或许是一个方向。
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业务开展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是一个现实的或者虚拟的空间。其核心是通过提供用户所需的资源、能力、业务,为用户带来价值。只有让用户的服务范围更广、服务能力更强、服务质量更高、盈利能力更好,平台的凝聚力才能充分发挥。对于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平台而言,其价值还体现在另一端客户的数量和质量上。因为双边市场具有明显的交叉外部性和价格非对称性,即一端用户的数量和交易量受到另一端用户数量的影响,且总价格在两端的重新分配将对平台交易量产生影响。
运营商对于平台化运营并不陌生,从最开始构筑运营商主导的围墙式平台,到围绕核心应用建立基地,并效仿苹果公司开展应用商店,再到现在逐步开放电信能力,是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
最初,搭建运营商主导的封闭式平台。中国移动在2000年主导推出了“移动梦网”,SP的增值业务只能通过梦网到达用户,该模式在2005年以后逐渐被放弃。
然后,推行以重点业务为核心的基地模式。2005年中国移动在四川成立了无线音乐基地之后,各运营商开始围绕位置、阅读、游戏、视频、动漫、应用商店、物联网等业务成立了多个基地。但由于基地模式受到内部组织机制和创新乏力的限制,目前运营商正对其进行改革,逐步转向公司化运营。
进而,构建能力开放平台,开放部分电信能力,为开发者提供可直接使用的API或SDK。例如中国电信天翼空间提供了短信、呼叫、传真和IVR等API接口信息。
目前,电信运营商的平台化运营效果平平。一方面由于运营商所提供的能力价值尚未被挖掘,平台的用户付费意愿较低,导致开发者难以获利;另一方面,平台应用良莠不齐和平台间的同质化,导致用户吸引力不强,进而反过来影响开发者的动力。
运营商的围墙
市场并不会因为你没有做好准备而停下脚步,反之,它会按照发展轨迹继续往前走,不断给企业带来压力。目前,电信运营商正面临着用户、互联网企业、终端厂商等带来的围墙。
用户需求变迁之围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使用程度不断加深,部分消费行为延续了互联网的特点,不仅要求业务具有创新性、便利性、经济性,而且对价格比较敏感,同时要求网络满足随时随地、高速度、大带宽、大流量的需求。
互联网业务替代之围
语音业务正被网络电话等语音聊天工具替代,短信、彩信正被即时通信工具替代,手机报、音乐下载等增值业务正在被免费的客户端应用替代。在腾讯QQ拥有7亿活跃账户、第三方支付发展迅速、GPS也可准确获取位置的今天,就连运营商强调的核心能力,其客户资源、短信、代收费、定位等能力的排他性也逐渐降低。
终端发展之围
在产业链的合作中,终端厂家的谈判力越来越强,以苹果为代表的终端厂家正不断侵蚀运营商的利益。同时,电信运营商在发展自己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时,需要考虑多种终端的兼容性问题。
平台化的突围之道
与传统电信市场不同,移动互联网是一个竞争性市场,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退出门槛较低。运营商要在这个市场重新获得主导地位难度较大,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其核心能力没有被完全替代之前,打造并持续优化开放平台,通过互利互惠吸引开发者,实现对用户的支撑到位,满足安全、海量访问、灵活开发等要求。
明确平台定位:平台提供者为主
根据平台提供的内容价值不同,可以划分为业务交易型平台和能力开放型平台。前者为买方和卖方提供了交易的平台;后者为开发者提供生产应用的基础支撑。
业务交易型平台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将一项杀手级应用或业务发展为基础平台,以该业务为核心并向外延伸,容纳大量的第三方应用,典型代表是腾讯QQ。另一种是关注标准、核心技术,先建立一个可以承载大量交易和应用的平台,然后聚集第三方应用,并在平台发展的同时,逐步推出自有的业务,典型代表是淘宝、Google的Android。对于运营商而言,受到自身创新能力和市场响应能力的限制,难以找到杀手级的应用,采用第一种模式较难成功,建议采用第二种模式,基于自身的基础能力建立平台,作为平台提供者而非主要参与者。
协调内部资源优化配置
在大数据时代,要想对外提供优质的数据共享和能力开放,首先要实现内部的平台资源优化配置。目前运营商各个基地相互独立,分别建设用户数据库、推广模式和运营分析体系等,信息资源缺乏共享,“烟囱”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需打破内部各平台之间的壁垒,在内部率先实现平台开放和能力共享。
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以应用入口为切入点
应用入口呈多元化发展,根据用户对信息获取、社交需要、娱乐、导航的需求,入口可能是浏览器、搜索引擎、微博、游戏、地图等。但无论是哪种,都需要从用户需求出发,保证用户的个人体验。以智能终端的个人主页为例,它是信息的承载和入口的聚合,通过对功能和应用模块的摆放,提高进入该功能或页面的便捷性,但终端定制里面强制加入不可删除的入口应用,影响了用户个性化和自主选择的需求,这种可能引发用户不满的行为应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