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2/5/31 10:02
产业链,跨界时代的竞争“魔方”
0
0

产业链合作,已经成为当前每一个通信企业必然的选择,凝聚产业链的力量,已成为通信创新的必由之路。创造,就要有成本;共赢,就要有取舍;开拓,就不可避免地要突破围墙。毫无疑问,这条道路不会轻松,但通信企业将在其中看到无限的未来。我们希望看到,产业链创造和共赢,不但被所有通信企业看作自身成长的必要手段,更成为整个中国通信产业的共同文化理念。

从2007年开始,一年一度的通信产业榜年度评选已经走到了第六个年头,随着时间的推移,ICT产业中的生存法则已经日渐清晰:这是一个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自行其是的时代,新兴业态不断形成,新的ICT业务不断涌现,跨行业竞争,跨网异质竞争、不对称竞争已经成为产业的主流,每一只猛虎的背后总有一群狼虎视眈眈。

瞬息万变的信息通信产业中,到底什么才是稳固现有商业基石,并开拓新的商业空间的决定性因素?唯有产业链。ICT市场的竞争关键,已经从技术、品牌进化到生态链的竞争,唯有发挥产业链的力量,方能带动创新、驱动市场、打动用户,进而实现“核聚变”,抢占ICT行业的战略高地。

帮助通信企业实现产业链的创造和共赢,正是通信产业报社携手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社、中国管理案例联合中心,联合推出“2012中国通信产业榜年度评选”(第六届)活动的职责所在。

顺应时代的选择

在我国整个ICT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产业链的合力,实现产业链的创造与共赢,是必然而又必要的选择。

“十二五”期间,我国通信业投资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宽带市场全面普及提速,宽带战略已经开始在全国付诸实施;3G业务将全面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LTE4G技术和市场将进一步酝酿、生根、发芽;云计算、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也将加速改变传统工业和商业业态,并向更广泛的公众领域渗透;三网融合进一步深化,更多新兴业态、企业和业务将全面出现;更高层次的信息通信服务时代迎面走来。

与此同时,国家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信息服务”、“信息消费”、“信息惠民”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和建设内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深度应用、广泛应用将成为经济信息化建设新引擎,同时也是电信业务转型的新高地。

此时,通信运营、设备制造与技术服务、互联网企业在相互依存中发展,并不断催生新兴业态。

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随着电信业务与新媒体、互联网应用的深度融合,电信运营商过去的单一管道角色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实现信息化转型,全面服务于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新兴信息服务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时代。

对于设备与技术供应商来说,产业链也在延伸。在深度耕耘电信市场的同时,传统通信设备供应商将面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及工业行业纵深领域不断拓展。不断增长的行业需求将为设备制造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终端制造商来说,在面向三网融合和多媒体业务发展进程中,终端制造商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个人多媒体业务智能终端、家庭“三屏合一”数字化终端以及行业应用终端设备将层出不穷,可以说,终端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将空前提升。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今天的互联网企业无一例外地都在角逐移动互联网市场,但明天的互联网将是云计算时代,计算机产业将重新洗牌,互联网企业将重新洗牌,应用服务领域也将重新洗牌,而最终谁先胜出还是未知之数。

ICT产业链,正处在大变革、大机遇之中,少数巨头“躲进小楼成一统”,凭借自身优势大包大揽或者“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成功者首先要学会发动产业链的力量,甚至要不断创造新的产业链,与合作伙伴共赢,方能在这个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与信息化应用融为一体的大环境中获得发展的持续动力。

能力与“钱”景

那么,在这个整个产业发展方向不稳定、多元,而且碎片化的时代,面对历史的使命,通信企业如何实现产业链的创造与共赢?

与其闭门造车,不如开门迎客,只有开放心态才能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

寻找合适模式,首先要有远见和决心。实际上,在今日的ICT产业内,以乔布斯为先驱的移动互联网新贵们的口号就是“改变世界”——他们正在改变着通信世界的行为法则。苹果公司就是一个创造产业链的最好的例子:他们创造的APP应用模式,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产业的行为模式,并形成了一整套新的产业生态,将苹果推上“全球最值钱的企业”之位。

其次,构建产业链要有国际化的视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电信资深分析师曾韬认为,当整条产业链在全球广泛分布,就能融汇来自各个领域的创新思想和最新技术,让产业的发展最大程度上获取生机和活力。

在产业链构建过程中,各个环节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与合作伙伴共赢,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对于政府而言,需要制定符合产业发展的政策,更需要给企业更广阔、更自由的发展空间,让他们适应市场竞争的环境,才能进一步强化产业链的牢固度。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产业链的构建,有赖于产学研各环节对信息服务的明晰规划;有赖于产业各方对信息技术和业务的创新开拓;有赖于更多、更好的国际标准工作的参与及制定的推进。

创造,就要有成本;共赢,就要有取舍;开拓,就不可避免地要突破围墙。毫无疑问,这条道路不会轻松,但通信企业将在其中看到无限的未来。

关注“产业链创造与共赢”

这一过程中,行业需要标杆,业界更需要智慧。作为通信业内最具权威性的通信企业排行榜单,“通信产业榜”的评选标准一直力求最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从2007年到2011年,从“关注有责任的创新”到“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能力”,到“低碳通信的责任与能力”,到“深度转型的能力与前景”,再到“产业链创造与共赢”,“通信产业榜”一直是与通信业最紧迫问题密切相关的“晴雨表”。

本届“中国通信产业榜”评选,我们在去年评选标准的基础上,特别新增“产业链创造与共赢”选项,并加大了其在整个评选中的比重,从产业链设计能力与策略(开放度)、产业链管理与培育、产业链整合与企业收益、产业链价值输出与贡献等四个角度入手,寻找中国通信产业链的标杆。评选将通过社会公认及可量化的标准和严格的评选流程,从运营、制造及互联网企业中推选出年度最佳通信运营商、通信制造商、互联网服务商。在榜单发布的同时,我们还在成都举办了“2012中国通信产业发展峰会”,并对评选出的优秀企业大力宣传,通过优秀标杆企业交流经验,共谋产业发展之策。

我们相信,产业链合作已经成为每一个通信企业必然的选择,凝聚产业链的力量,已成为通信创新的必由之路。我们希望看到,产业链创造和共赢,不但被所有通信企业看作自身成长的必要手段,更成为整个中国通信产业的共同文化理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