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个论坛上,国内宽带上网价格贵、速度慢等问题再次受到学者抨击,并引起广泛关注。根据现场与会的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许晶华分析,2011年国内网民实际每月为1M宽带的费用为13.1美元,是越南的3倍、美国的4倍、韩国的29倍、香港的400多倍。许晶华认为,在国内宽带费用极高的同时,国内宽带的质量却远低于国际水平。根据许晶华援引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的相关统计显示:全球宽带的平均速度为7.67MB/s,我国仅为2.94MB/s。为此,许晶华得出结论:服务质量差、费用高、技术落后正成为中国宽带上网的掣肘。
尽管国内宽带接入市场仍旧落后,但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待国内宽带市场的进步。首先,尽管还落后于先进发达国家以及国际平均水平,但近年来我国宽带速度一直在持续增长。比如,2008年底我国宽带ADSL接入普及1.2亿用户,仅以512K-1M为主,平均不及1M带宽(数据源于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2010年出炉的研究报告),而目前国内宽带速度已经接近3MB/s。因此,这三年国内宽带发展并非停滞不前,而是取得了不错的进步。
其次,在饱受诟病的宽带垄断问题上,国内有关部门亦开始透过引入竞争,增加运营商数量等办法解决。目前,中国移动已经能透过与中国铁通合作推广宽带网络。而近日广电总局科技司更有相关人士向媒体透露,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小组多位专家组成的“宽带中国”战略调研小组前往多家广电运营商调研,最快将于6月份出台宽带中国战略的研究报告。而即将组建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很可能在年内获得基础网络运营商牌照。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宽带运营商的总数将由现在的两家增加一倍到四家。
笔者认为,国内宽带由512K-1M的水平升级到4M的水平是缓慢而艰难的,因为这涉及到“光进铜退”、铺设光纤等问题。但一旦光纤网络铺设好,宽带速度从4M升级到8M,甚至16M、20M,又或是仅需拨打电话更换套餐即可完成的事情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因此,我国网民每月为1M宽带付出的费用将能很容易地大幅度降低,内地与海外地区宽带差距大幅缩小不再需要漫长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