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逐渐过去,通信市场呈现恢复性自生增长态势,那么,通信市场的发展态势如何?促进或制约其增长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未来通信市场将走向何方?一系列问题又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基础电信业仍低位运行
2010年前8个月,我国基础电信业收入同比增速总体上缓慢回升,实现主营收入累计增长6.8%。但目前的恢复性反弹与去年低谷期基数较低相关,基数效应明显,行业增长的基本面并没有根本改观,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同比收入增量仅243亿元,仅为2008年同期的一半。其中,话音业务快速贬值,在天花板附近徘徊;非话业务规模滞涨,上半年增长202亿元,与2008、2009年同期基本一致;宽带接入和移动互联网增长成为拉动电信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图 我国基础电信业月收入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2008.1-2010.8)
与全球电信业相比,中国电信业的转型也在整体上处于相对滞后状态,2009年中国移动的数据收入占比为23.6%,低于26%的全球平均水平,宽带增值服务收入占宽带收入比例为12%,而世界范围内这一数字为27%。
内、外生因素的交织作用,使我国基础电信业陷入增长困境:
首先,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使电信业遭遇饱和瓶颈。根据运营商在网用户统计口径,包括小灵通在内,09年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8.8%,电话普及率97.2%,均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基础电信业发展空间日益缩小。
其二,企业间非理性的竞争导致行业加速贬值。目前在我国,移动普及率趋于饱和,新增用户ARPU值普遍偏低,运营商普遍加大了对存量用户的争夺力度,而价格几乎成了唯一的市场竞争手段,运营商的客户争夺行为,直接导致价格快速下滑,利润负增长,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日益堪忧。
其三,经济分配结构带来的内需不足。我国居民通信消费支出占居民收入的比例基本稳定,而同期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却赶不上人均GDP,即经济的增长速度,收入增长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信消费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