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最早的电信合作,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远在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信息通信合作谅解备忘录》之先,足见双方合作的久远时日与巨大远景。
1999年,华为公司开始正式进入东盟市场,为东盟各国主流运营商提供全方位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2000年,上海贝尔与老挝电信公司签署“老挝全国电信网络改造项目”合同;2001年,中国电信公司参与建设的中国-东南亚电缆投入商用;2002年,康佳公司开始在柬埔寨委托代理商销售其手机;2005年,中国移动成立对外投资办,谋求海外收购;2006年,中国联通与越南签署CDMA商务合作协议……
在中国电信商不断与东盟各国谋求合作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官方在其中的努力斡旋,无疑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双方的电信合作因此不断被推上正轨。
2001年,中国和东盟将信息通信领域确定为双方五大重要合作领域之一;2003年10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信息通信合作谅解备忘录;2005年5月,首届中国-东盟电信周在北京举行,标志着中国和东盟自此建立“面向共同发展的信息通信领域伙伴关系”;2007年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六国正式承诺向中国开放电信市场。
弹指一挥,中国与东盟的电信合作已走进第十个年头,为各国缩小数字鸿沟、推进普遍服务、促进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信息通信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到了今天,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电信合作还有没有潜力与空间?回答是:不仅有,而且非常巨大。
让我们走进东盟各国的电信市场,一探究竟。
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相对较发达,国内的电信行业竞争已十分激烈,其中马来西亚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已超过90%,市场已趋向饱和。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如果能凭借更先进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那么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分一杯羹也并非不可能。
菲律宾的电信市场尽管发展异常迅猛,但在中国与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后,菲律宾作出了新的开放承诺,降低了中国企业进入该国商务服务、电信、建筑及工程、环境和旅游等市场的门槛。中国运营商可以以此为契机,利用外资较少进入和3G开始起步的条件,尝试开拓其下一代电信服务市场。
越南的固定与移动通信市场近年来双双保持高速增长,但越南政府为不断促进电信市场的开放,在2006年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信息产业的举措,使许多国际电信巨头纷纷涌进越南市场,形成激烈竞争。但在基础电信设施提供领域,由于越南市场的增长潜力很大,中国企业仍然具有一定的机会。另外,越南运营商正在实施私有化,一旦当地政府决定减持运营商的股权,中国运营商可以参与竞购。这也是中国电信企业进入越南市场的一个便捷途径。
老挝、缅甸、柬埔寨共处中南半岛,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国内的电信行业发展水平不高,发展潜力巨大。老挝与越南一样,其固定与移动业务也在快速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老挝固定用户增速目前要高于移动,但随着老挝进一步开放移动通信市场,移动网络规模势必会扩大,开发潜力不可小觑。
缅甸的电信市场私有化水平低,开放程度还不高,公共通信网络为国家所有,由缅甸的通信、邮政和电报部管理。柬埔寨的固定电话运营市场由政府控制,但私人资本可进入移动电话市场,移动市场完全开放,internet服务也由私人企业提供。
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四国是最缺少必要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电信市场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其国内电信市场如同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内电信市场。我国的运营商对这样的市场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给上述四国运营企业带来切实的帮助。随着其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电信开放程度会逐渐提高,中国企业无疑可以大展身手。
由此可见,东盟国家目前除新、马、泰之外,其他各国的电信普及率普遍较低,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电话普及率不足10%,越南也不到15%,未来电信发展潜力很大。这些都将为中国通信企业在该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