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3/8/7 13:31
盘点国外移动IM应用生存发展之道
0
0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寻求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就成了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在经历了象形表意、语言沟通、文字交流三个传播浪潮之后,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实时交流的需要日益凸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一批以网络传输为基础,以多媒体传播方式为特征的即时通讯软件,成为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之一。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际间的沟通传播带来了更加多元化、便捷化、碎片化的方式选择。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移动IM应用。与互联网时代的即时通讯软件不同,移动IM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殊产物。除了融合原先网络时代同类产品的基本功能之外,这些应用还具了移动化、本地化、个性化等一系列特质。

放眼望去,移动IM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都将移动IM作为进军移动互联网的有力武器。庆幸的是,我们和西方大国一样,共同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并且因为有了微信(WeChat)这样的优秀应用,而使我们处于移动IM领域中的佼佼者。

作为舶来品,国外的移动IM应用不仅比我们的同类应用起步早,而且也存在的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下面,猎云网为您独家盘点国外流行的移动IM应用,并据相关媒体的报道资料,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目前国外流行的移动IM应用与分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主要移动IM工具大约有十几种。由于数目繁多,目前业界没有相关统计数据。猎云网将采用一种相对普遍的分类方法,为您梳理十种主流移动IM应用。

不同的应用分别有自己对应的目标人群。按照不同的定位,目前国外流行的移动IM应用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综合类

综合类移动IM应用是指面向全体人群(当然主要是使用移动智能设备的人群)、提供IM应用中的基本功能。这类应用往往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主要包括一下一些应用:Whatsapp、KakaoTalk、Kik、MessageMe、line、Hike、Hangouts等。

Whatsapp:WhatsApp于2009年正式发布,在欧洲IM市场中拥有大量的用户群体。最近,有媒体曝出,WhatsApp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Twitter,达到了2亿。每日通过该应用收、发的信息数量分别为100亿条和170条。此外,WhatsApp还在印度拓展了自己的市场。不过,这款应用多少有些“老化”,直到不久前才取消了iOS用户的下载费用。

KakaoTalk:这是一款来自韩国的免费聊天软件, 可供iPhone、Android、WP、黑莓等智能手机之间通讯的应用程序。本应用程序以实际电话号码来管理好友,借助推送通知服务,可以跟亲友和同事间快速收发信息,图片,视频,以及语音对讲。即使好友不在线,好友也能接收你的kakao talk消息,就跟发短信一样。

Kik:Kik 即手机通信录的社交软件,可基于本地通讯录直接建立与联系人的连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免费短信聊天、来电大头贴、个人状态同步等功能。Kik最近却是风光无限,已经从美国扩张到了非洲和加勒比市场,最新的排名占到了40名左右。

MessageMe:去年三月,一款名为MessageMe的移动通讯app发布。尽管与Facebook发生了一些摩擦,可这并没有影响它的发展壮大。据悉,前不久该应用刚刚完成了1000万美金的A轮融资。

line:中文名“连我”,是一款来自日本的IM应用。目前,line已经登录 iOS、Android以及Windows Phone等平台,全球范围内拥有1.5亿注册用户。作为一款即时通讯应用,line是首批快速实现变现的公司之一。无论是它的趣味贴纸还是虚拟内容,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据2013年1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盈利高达5800万美元。

Hike:这是一款立足于印度本土的IM应用。尽管发布时间较晚,可是凭借着国内庞大的用户群体,已经开始向欧洲等海外市场挺近。仅仅在其推出的四个月后,这个来自印度的微信类应用每月都在500万注册用户间传递着10亿多条信息。

Hangouts:谷歌有很多基于互联网的通讯工具,为了进一步打造自己的一体化平台,谷歌推出了Hangouts,并将其与自己的优质服务进行融合。尽管Hangouts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不过未来它极有可能凭借着谷歌的一体化平台而发展壮大。

Viber:Viber是一款网络通话软件。最大特色是用户无需打开该应用就可以直接拨打VoIP电话。Viber用户无需注册或付款,只要双方都有安装这套软件就能彼此免费通讯。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UMTS,与其他用户免费通话及传送短信、图片、视频和音频媒体。目前Viber支持包括中文在内的多国语言。

FacebookMessageMe:由Facebook推出的一款IM应用。用户通过pin码添加好友,并且可以整合自己Facebook中的各种信息。

·小众特定类:

这类应用针对小众市场,主要满足一些有特定需要的人群。尽管这些应用的用户市场不大,可是非常受欢迎。目前此类型的应用数量很多,不过大致都是以熟人私密IM应用为主:

Couple:Couple是一款与恋人等进行私密及时通讯应用。它能帮助用户轻松地与对方保持联系并分享生活中的小事情。在Couple 里面,用户将有专属于两个人的页面可以传送好玩的影片或者照片。当然,用户也可以聊天,分享涂鸦,传送录音片段,传达所在位置等。

二、简析国外移动IM的发展趋势

1.坚守本地战场,积极开疆拓土

目前看来,移动IM市场的格局已经基本划定,不同地区兴起的IM应有基本上都镇守住了本地市场。比如,Whatsapp在欧洲的用户已经突破了2亿;发源于日本line也几乎完全占领了本土市场;而Hike更是牢牢扎根于印度。

不过,在占领本土市场的基础上,诸多移动IM应用已经开始了市场拓展。据悉,Hike已经在前不久推出多种语言版本的应用,并积极向欧洲、拉美等市场进军;此外,line也在占领日本本土的基础上,不断向东南亚等国家拓展。

2.整合洗牌在所难免,差异化应用仍有市场

很显然,移动IM大战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在众多IM应用不断拓展势力范围的进程中,新一轮洗牌将是在所难免。由于移动IM应用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且彼此之间的替代性很强,很少有用户会选择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IM应用。外国科技媒体BGR在报道中称,“移动IM大战即将打响,Whatsapp等发展缓慢的老牌IM应用,极有可能失去往日的辉煌”。

不过,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移动IM领域仍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主打差异牌的小众IM应用,因为满足了特定用户的需求,将会获得长足的发展。尽管这部分人群的数量不大,可这些用户的忠诚度却很高。

3.平台化、入口化成为发展重点

移动IM应用想要留住用户,必须要千方百计地增加用户的粘性。对于拥有大量用户基础的移动IM巨头来说,如何让用户长时间使用自己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看来,移动IM做大做强的方式主要有平台化、以及入口化两种。

平台化,即打造一个基于IM功能的应用平台。除了满足用户的即时通讯等需要之外,还应该不断纵向拓展。深挖应用的核心价值,持续推出与原有应用联系紧密的其它功能。比如line、Kik等应用就在大力开展移动社交游戏,用户除了可以与朋友保持交流沟通之外,还可以一起进行游戏,并分享结果。

入口化,即作为其它应用或服务的向导,通过为它人倒流,来扮演重要的端口角色。比如,Hangouts就是谷歌为其一体化战略部署的一枚重要的旗子。一方面,Hangouts可以整合谷歌以前在网络中的各种实时通讯服务;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Hangouts将在移动端作为入口,引导其用户使用谷歌的各种应用。

4.赢利是关键,探索多元化的赢利模式

整体来说,目前全球范围的移动IM应用,都没有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相比之下,line在商业模式上的探索值得借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前向用户收费——贴纸表情

line可能是最先推出付费表情贴纸的IM应用。今年第一季度,line的营收达到了58.2亿日元(约合5890万美元),如果按内容进行分析的话,付费贴纸则带来了30%的收入(游戏在第一季度占到了应用内收入的一半)。

·付费增值服务——休闲互动游戏

据外国科技媒体报道,自从2012年6月发布以来,line Game立足于社交游戏理念,为不同平台(iOS 和Android)的用户提供互动休闲游戏。line用户通过彼此分享,可以在下载游戏后进行双人或多人游戏。目前,该平台应用有33款专属游戏。

line Pop 和line Wind作为最受欢的两款游戏,下载量已经分别达到了3000万、1000万。为了庆祝所取得巨大成功,line还通过这两款游戏向用户发布虚拟货币。

line的主要盈利模式主要是应用内购买,游戏和即时通讯服务被捆绑在一起。据统计,平均每一个使用line的用户都曾下载过至少一款游戏(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用户都下载过,存在一人下载多个的情况)。

·后向推广分成——应用商店

line也在尝试新的商业模式,最近它推出了一个应用内app store,开发者和销售人员可以通过支付相应的费用,在这个商店中推广自己的应用。此外,line还通过奖励虚拟货币的方式,来鼓励人们下载该应用。

作为最能聚集人气的移动IM应用来说,如何将巨大的用户变成现金牛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尽管媒体关于微信商业化的炒作不绝于耳,可国内的IM应用的确正在经历着烧钱换用户的尴尬境地。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已经成为了移动IM应用在发展过程中的题中之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