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3/1/24 14:30
智能手机成移动流量消耗大户 促市场由规模转向内容驱动
0
0

据报道,移动数据分析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智能手机数据流量3年来首次超越平板电脑,成为流量之王。作为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载体,智能手机成移动数据流量消耗之王,说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在逐步深入。

近几年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市场规模节节走高,但部分厂商却陷入盲目比拼硬件以及价格的怪圈。随着产业发展进程的推进,硬件已不是第一因素,内容成为发展的最重要动力。智能手机成数据流量消耗之王,一方面说明内容市场商机巨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将由终端扩张步入深耕内容的发展阶段。虽然目前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但流量过于集中于几款明星终端、用户整体活跃度不高、应用实用性偏低等矛盾也明显,给智能手机市场产业链各方都提出了不少挑战。移动互联网要想走得更快更稳,还需要稳固基础,踏实前行。

超越平板,智能机成流量之王

根据移动互联网研究公司Arieso最近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智能手机的数据流量反超平板电脑,成为移动终端流量之王。该公司以100万使用3G网络的智能手机用户为样本,通过收集他们每天的数据信息形成统计数据并挖掘出其中的流量大户。数据显示,流量大户的前十名中有6个是智能手机、3个是平板、还有一个是大屏跨界产品。其中苹果iPhone三星与HTC旗舰产品均位列其中。

数据显示,iPhone 5在数据下载量方面独占鳌头,是iPhone 3GS用户的三倍,比iPhone 4S用户多50%。而数据上传方面,Galaxy S3在上传排行中位列第一抢去了苹果的风头。另外,在平板市场方面苹果也输给了竞争对手,三星Galaxy Tab 2 10.1的数据下载量比iPad要多20%。

数据还显示,用户在数据流量的消耗上表现得相当不平衡。Arieso方面的数据显示,1%的用户消耗了总下行数据的40%,而在这之中0.1%的用户就消耗了20%数据。排名前10%的用户占用了总下行数据的80%。这显示出,大部分用户并不经常在自己的移动设备上进行下载,流量市场的提升空间仍然巨大。

作为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载体,智能手机成移动数据流量消耗之王,恰恰反映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一步步落在实处。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令无线数据流量迅速上升,根据爱立信去年12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普及率达到了91%,全球移动用户总数为64亿,中国的手机普及率为81%。此外,据分析机构预测,作为3G向4G过渡的LTE网络,其用户数将从2012年年底的约5500万攀升至2018年的约16亿。

深耕内容,“内驱动”成产业趋势

近几年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市场规模节节走高,但似乎陷入了盲目比拼硬件以及价格的怪圈,从安卓系阵营之间的互相倾轧便可看见在厂商间在硬件较量上的惨烈。硬件的优胜劣汰带动了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用户群的发展,但规模扩张到一定阶段后,整个市场将步入精细化发展阶段,内容将成为带动整个产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

智能手机成数据流量消耗之王,表明内容市场商机巨大,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产业格局,流量消耗转向更加便捷的移动终端。以中国市场为例,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达到4.2亿,占网民比例提升至74.5%。在开放平台和应用商店模式引领下,移动互联网在音乐、电商、游戏、搜索等领域的产业价值凸显。据统计,2012年,iPhone、iPod Touch和iPad平台上共有超过73万款应用上线。

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上位”也说明市场将由盲目的扩张步入深耕内容的发展阶段。我们以同步崛起的手机视频业作为参照,从2011年开始,受智能手机普及的影响,手机视频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2011年我国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为62.7亿元,而据艾瑞市场2012年的预测,当年微电影市场容量远超100亿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内容市场方面不仅是规模在纵深发展,而且产业在不断细化、延伸,内容驱动,深耕内容求发展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矛盾凸显,求发展别忘稳基础

虽然目前智能手机市场发展欣欣向荣,但繁荣背后也暗藏不少隐忧。流量过于集中在明星终端、用户整体活跃度不高、应用质量不高等问题给智能手机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挑战。

首先,流量过于集中于明星终端对行业发展不利。一方面说明不同厂商之间产品缺乏互通性,而少数明显终端对流量市场几乎形成“垄断”。以苹果iPhone 5为例,广告数据分析机构Chitika Insights 2012年12月发布的统计报告称,iPhone 5在发布2个月之后,就已占所有iPhone手机流量的13%。另一方面,这也折射出市场同质化严重,特色产品严重匮乏。

其次,流量消费过于集中在少量用户身上,体现出用户整体活跃度不高。根据Arieso的数据显示称,1%的用户消耗了总下行数据的40%,而在这之中的0.1%就占了20%,而且这一问题相较于1年之前呈现出了明显的扩大趋势。此外,据国内某大学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国内,自主安装APP的用户群体中,高达65.09%的用户仍在使用电脑下载APP再传输至移动终端的方式。获取应用的方式中,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然后根据链接下载的传统方式依然占据主流地位。可以看出,大部分用户的流量消费习惯尚未形成,于PC和传统互联网仍然有着很大的依赖。

第三,在应用方面,优秀实用的应用太少,大部分应用都成为被束之高阁的摆设。在消费者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气不可少,金融不必要。充分体现出当前应用在实用性方面的尴尬境地。另据调查显示,游戏娱乐类的APP流动性最强,安装多个、频繁更换比例均为最高。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应用在实用性上仍然薄弱,而在功用上更多是为消费者提供休闲娱乐,这说明移动互联网要与传统互联网并立还需要一定的时日。

移动互联网近年来飞速发展,产品、内容丰富程度也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也难以避免基础不扎实带来的种种问题。求新求快之风盛行,大到厂商,小到一个简单的应用,往往都因此而忽略了“精”的重要性。产业发展需要时间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研发优秀产品,精耕应用提高实用性,这些基本功都是无法跳过的。只有在发展的同时重视问题,稳固基础,移动互联网产业才能持续保持高速、健康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