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作为与百姓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事件,不是两三个部门之间的私利博弈,更是国家发展、科学进步、人民福祉的必然演进。所以广电和通信双方应该以大局为重,在技术、终端、内容监管、增值业务等方面加大合作,有主有次,推动三网融合实质性的进展。
三网融合推进一波三折
慧聪通信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23日确认,国务院最近已通过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具体试点方案将于本月底出台,但没有透露具体试点城市名单。但有消息透露,工信部联合广电总局递交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小组的《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修改稿仍未获得通过,需再次修改,这给本就不明朗的融合之路蒙上一层新的阴影。
三网融合,在年初被媒体广泛、高调报道后,大家都以为这响了十余年的楼梯终于是要下来人了。但三月,广电CCBN展会上,融合的样子似乎只在展馆内才能看到;刚刚过去的517电信日,融合的信息技术似乎只能在世博园中让生活更美好。而身边确实的信息,除了股市的概念一飞冲天外只有一个又一个试点城市的猜测和试点方案不断推迟的消息。
早在九年之前的2001年,国务院在“十五”计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概念,表示要“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三网融合一直都停留在概念阶段,进展不大。
尽管国务院已为三网融合明确了推进的时间表,但在最终方案敲定之前,电信和广电都希望为自己赢得更多话语权,对IPTV业务的争夺可以说是三网融合中双方展开激烈博弈的一个缩影。
代表电信运营商的工信部认为,围绕互联网骨干网接入的一些增值业务暂不纳入三网融合的试点范围,要求广电系统充分实现台网分离,充分让生产内容的主体有选择传输网络的权利;广电部门则提出在包括互联网数据传送、国内IP电话等增值电信业务领域充分进入,并在IPTV等业务上拒绝进一步开放,要求继续拥有控制权。
事实上,在三网融合之路上,电信一直遵循着广电制定的规则。电信发展IPTV,一直和广电系紧密合作,包括与上海文广、央视国际等单位合作。电信在上海、江苏等地进行的IPTV实验,其内容也均来自具有广电牌照的制作单位。
但为什么广电对IPTV还是针锋相对呢?说到底,还是利益在作怪。由于电信发展IPTV要早于广电,导致广电在竞争中没有优势可言,而现在随着国家三网融合大战略的提出,电信在宽带建设方面也是明显提速。这对广电来说,是最大的威胁,它自然想方设法地加以阻止。
对于推进三网融合进展困难的原因,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认为,目前在技术上和市场需求方面也存在问题。“技术上不是充分足够,例如很多新媒体的技术标准没有统一,在业务互通和网络共享方面也不是很成熟。”其次,目前消费者对于三网融合所产生的诸多新业务例如手机电视、IPTV等等不是很熟悉,市场需求不足,消费者对于新业务在价格和服务质量上都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除此之外,在管理责任等方面也需要协调。
三网融合作为与百姓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事件,不是两三个部门之间的私利博弈,更是国家发展、科学进步、人民福祉的必然演进。所以广电和通信双方应该以大局为重,在技术、终端、内容监管、增值业务等方面加大合作,有主有次,推动三网融合实质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