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就标准数量而言,手机电视这种业务无疑是开了一个先河。目前,仅在中国,放到桌面上被业界所认知的手机电视标准就有5种之多,它们是清华凌讯的DMB-H、北京新岸线的T-MMB、华为的CMB、中国标准化协会的CDMB和广播科学研究院的CMMB。这五种标准曾经进行过一次国家标准的竞争,最终是T-MMB胜出。不过,对于这个结果,其他标准并不接受,其中以广科院提出的CMMB为甚,干脆不去理会国标不国标,自行开始建网和市场运营。这就使中国的手机电视市场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国标尚无所作为,非国标却风头正劲。事实上,一种业务在发展初期有多种标准并非坏事,优胜劣汰的法则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将发挥作用,谁能在市场上引领风骚谁才能最终被接受为国家标准。
国标之争,没有赢家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遴选,6月21日,手机电视国家标准最终出台,T-MMB最终成为国家标准。相关专家组认为,T-MMB系统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回避了目前国外在华申请的大多数相关专利,不存在无法绕开的国外知识产权;T-MMB系统符合我国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发展需求。
但是,这个由国家标准委员会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牵头进行的手机电视国家标准评选活动一直受到来自广电部门的质疑。尤其是在T-MMB被列为国标推荐方案以后,一些反对的声音就不绝于耳,这些声音主要来自于广电系统。有媒体报道,在此次国标遴选工作中,来自广电系统的5位专家均未参加手机电视国家标准的专家组。有分析认为,广电系统的这些专家之所以不参加相关活动,一是因为在由40个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里,广电系统只占了5名,其公正性在广电眼里是倍受怀疑的;二是本身广电就主张CMMB作为国家标准,而非T-MMB。来自广电系统的广电总局的一位高层人士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就明确表示,广播电视标准应该按广播电视标准的制定程序进行,手机电视国标的遴选,没有按规范化的程序进行,其结果不是广播电视标准,也就和广电行业没有关系,广电也不会予以采用。
与此同时,一向支持CDMB方案作为国家标准的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秘书长的楼培德也认为,T-MMB正式升格为国家标准的可能性不大,他的观点和广电总局的观点相近,即如果作为一个广播标准,按照程序,方案需要征求广电总局的支持,国标委才能最后颁布实施。但广电方面不可能同意。”
果不其然,在国标委宣布T-MMB为手机电视国家推荐标准的时候,广电总局根本就没有理会所谓国标的存在,而是一路高歌,利用北京奥运会的机遇,使CMMB先入为主,在消费者心里打下手机电视就是CMMB的烙印。而作为国标推荐方案的T-MMB却在北京奥运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面前毫无建树。
在这场标准之争中,广电在博弈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并没有刻意追求CMMB国标的地位,而是暗中发力,跑马圈地,以图让CMMB成为事实上的标准。但毕竟,CMMB没有成为国家推荐标准,对其将来在中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中将带来一些政策上的羁绊,从这点上看,CMMB也不是赢家。对于T-MMB来讲,虽然工信部有关官员表示,手机电视国家标准出台后,有关部门将依据国标加快推动产业化和业务应用。相关专家也表示,T-MMB系统多项技术指标优于DVB-H欧盟手机电视标准和T-DMB标准,达到世界最高水准,将冲击国际标准。但在市场行为上,到目前的情况看,T-MMB却是个输家,毕竟,不管技术如何,市场的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搭上奥运班车,CMMB精彩亮相
不管会不会成为国家标准,广电总局对CMMB的市场开拓从来都没有放松。就在T-MMB技术的拥有者在为他们的技术成为国标而额手称庆的时候,广电总局却已经和北京奥组委握手了。
在对于手机电视这种业务,北京奥运是引起用户关注,并且得到认可的绝好机会。早在北京奥运会前,广电总局就未雨绸缪地进行CMMB技术服务奥运的规划,并且有条不紊地展开。今年6月26日,广电总局和北京奥组委联合宣布,从即日起,由我国自主开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CMMB开始为奥运服务,用户购买CMMB终端后在奥运会期间即可收看奥运赛事节目。
CMMB终端包括移动电视棒、MP5和手机等,这些不同形式的接收终端在奥运会前陆续面市。
2008年5月8日,首批CMMB终端开始在北京和深圳两个地方销售。这是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说明了在广电总局的组织下,CMMB已经初步完成了产业化工作,正式进入商用化时代。而在此之前,广电运营商已经完成的是网络的部署。在CMMB终端在京深两地开始面市的同时,包括广州、武汉、南京等在内的一些省会城市也已经完成了CMMB的网络建设。事实上,CMMB移动电视棒并不是奥运前推出的惟一的移动电视棒,但CMMB能进行全国漫游以及其高速移动性能却为CMMB在奥运的表现加分。随后,在深圳举行的“2008年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上,CMMB芯片供应商创毅视讯与终端制造商爱国者联合发布了CMMB/MP5多功能手持数字电视终端(DTV),并且很快面市销售。在手机方面,由于TD-SCDMA服务于北京奥运会,CMMB在为奥运提供服务的TD终端上也得以体现,中国移动就采购了4万部具有CMMB功能的TD终端服务奥运。
对于广电让人们用移动的方式可以随时随地收看奥运比赛,北京奥组委寄予了高度的评价。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在广电总局向北京奥组委赠送1000台CMMB接收终端的仪式上表示:“为了让移动多媒体广播这一新兴媒体服务奥运,国家广电总局组织行业内外科研力量和企业联合攻关,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为属于中国人的科技奥运贡献了力量。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PDA、MP4、MP5等多种接收终端,就能随时随地收听收看到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画面清晰、流畅,这种传播方式将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刘敬民认为CMMB是北京奥运会的一大亮点,这一技术从研发、产业化推进到产业链的形成,仅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为实现我国政府科技奥运的庄严承诺做出了重大贡献。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奥运期间,CMMB用户可以收看到7套免费的CMMB节目,分别是:央视1套、3套节目、奥运频道、新闻频道、少儿频道、英语频道以及用户所在省市的1套本地节目。另外,广电总局广科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奥运期间,CMMB通过免费租机以及6个体验点,让近100个国家的5000多名用户体验了CMMB手机电视的服务。在此期间,广电总局对CMMB业务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CMMB画面质量高、接收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