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信业的全业务运营时代已经处于进行时,在这场市场格局重塑的系列工程中,宽带将是一颗重要的“棋子”。
宽带业务将是重组后运营商市场争夺的制高点,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重组之后运营商全业务经营的成败,并将关系到未来运营市场的竞争格局。
在年初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电信就表示,目前在中国电信的市场范围内,宽带普及率仅为17%,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这成为未来中国电信的增长点。而为了在全业务运营中占得先机,中国移动也有可能选定无线宽带作为全业务融合的切入点,加快对无线宽带技术的开发进度,地市级运营商将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全业务模式。
从近期各地市场情况看,运营商在加紧进行宽带营销,但仍是以降价优惠、捆绑销售为主,这种阶段性的营销方式是否能适应即将到来的全业务经营市场格局?从长远来说,电信运营商宽带业务的营销又该如何发力呢?
全业务不等于简单捆绑
在国内电信业重组之前,就有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全业务经营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少“业务”获得经营的许可,不在于可以把多少业务捆绑销售,而在于准确地把握规模扩展和业务扩张的关系,能够理解全业务下的电信业属性,在准确的时间点上开发出由多种业务组成的、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同时,实施精准的营销措施,保证客户能用到最需要的产品和业务。
宽带业务走在了固网和移动融合的前列,简单捆绑并不是融合,全业务运营不是简单的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捆绑,而是语音、数据、增值业务的综合运营,只有各种技术的综合作用,才能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融合信息服务。因此,简单的捆绑和单纯的降价对客户只能产生一时的吸引力,并不能培养客户持续的忠诚度。电信运营商需要从融合的角度考虑宽带业务的选择和营销。
不久前,奥地利大型电信运营商Telekom推出了一项融合的宽带业务。这项业务以30欧元的包月价格为现有的宽带用户提供固定宽带、移动宽带和Wi-Fi的无限制接入。它包括了一个软终端,这个软终端具有自动检测功能并能让用户连接上最适合的网络。这是一种真正的融合,而不是将两种方案简单地“凑合”在一起。
在重组之前,中国电信就已经将宽带业务融合在“商务领航”、“我的e家”等各个客户品牌中进行营销,实施全业务经营后,如何将移动元素融入宽带营销还将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客户挖掘和细分要先行
对宽带市场份额的追逐是营销的初级阶段,对于电信业务来说,客户一直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电信行业从规模扩展阶段逐步转入精细运营阶段,如何有效地维系客户比发展新增客户更加重要。因此,重视“顾客的价值”,努力经营宽带客户关系,提高宽带客户忠诚度,挖掘宽带客户需求潜力,培育宽带客户,才是宽带营销需要持续着力的方面。
从客户需求来看,个人、家庭、企业客户呈现出从内容服务到行业解决方案的不同典型需求,例如,个人用户更偏好以多媒体内容为主的通信服务;家庭用户市场则需要“以娱乐性内容服务+宽带接入为主”的服务方式;企业用户则需要一站式的综合信息解决方案,这就要求电信运营商根据不同客户群提供差异化的、综合性的业务方案。在业务营销过程中,电信运营商需要立足自身的客户资源进行客户需求洞察和挖掘,提高客户忠诚度,全方位地从全业务运营角度向客户提供产品。
从客户体验来看,在满足基本通信需求的基础上,消费者已经不单单享受电信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品牌个性成为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各行各业的价格战已经让消费者疲于应付,而价格优惠对于他们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低。电信运营商需要以客户为导向,实施以体验为基础、以创造体验吸引消费者、强调与消费者良好沟通的体验式营销模式。
相关专家建议,在全业务运营中,电信运营商要实施差异化的宽带业务营销,不能对原有营销模式进行简单模仿,应集中精力服务细分市场,逐步实现对客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利用经营分析系统等IT工具,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通过合适的渠道将合适的宽带业务推荐给合适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