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5月28日消息(九九)“低空经济”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中国民航局预测,今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到2035年将突破3.5万亿元。
在此背景下,以“移起向新 迎空而上”为主题的中国移动低空经济发展媒体沟通会昨日在广州举行,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曹蕾在演讲中表示,低空信息基础设施是统筹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键底座。
曹蕾介绍,中国移动锚定“低空领域领先的信息服务提供商”目标定位,做低空数智新基建的主导者、低空数智新平台的提供者、低空数智新应用的使能者,通过终端、网络、平台及应用四轮驱动,AI与安全双翼护航,全面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网络层,面向不同飞行高度、航线范围、容量需求,采用“充分复用地面网、按需新建低空网、有效利用卫星网”的分层覆盖策略,依托技术创新及资源禀赋,打造全球规模最大、品质最优、能力最强低空通信网,实测覆盖高度达600米,端到端时延≤100ms,上行速率>25Mbps;发布全球首个5G-A通感一体技术体系,在18省部署超700个4.9GHz通感一体站,可实现300米以下低空连续感知,为重点航线、重点区域构筑安全监测屏障;打造星地融合高精定位、低空三维航图能力,实现广域立体空间的智能精准导航。截至目前,已建成4400个地基增强定位基准站,实现动态厘米级定位,服务大疆等27家主流无人机企业,在20万架行业无人机上应用。
在平台层,中移凌云平台多模融合能力领先,初步实现人机识别与溯源、风险感知与预警等能力,实现对低空合作和非合作类无人机的统一纳管,在北京、江苏等23个省市部署二级平台,累计轨迹数过亿。
在终端层,通过“自研+生态”并举,构建“网联化、低成本”产品矩阵,打通“通”、“导”、“管”、“用”入口。构建灵活适配、自主可控、高质优价的低空网联终端生态体系,发布全球首款5G网联机载终端哈勃一号,适配50家主流厂商、200+款机型,在全国31省+香港地区和海外“一带一路”国家落地应用。
在应用层,聚焦应急救援、低空物流、医疗急救等十大场景,打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及标杆示范应用,推动规模复制,实现重点城市低空覆盖航线61条,中标166个低空项目,福州、郑州、景德镇等多地卡位市级低空监管平台。
在AI方面,聚合数(“梧桐”大数据平台、数联网)、算(超万卡集群智算中心)、智(“九天”千亿多模态大模型)优势能力,推动AI+深度赋能低空经济发展。
在安全方面,构建终端、网络、平台、应用全域多维低空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实现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据了解,中国移动主动融入合肥、杭州、成都等15个城市低空专班,协助政府制定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规划。与上中下游15家央企携手,发挥各自优势,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市场拓展、产品打造、方案应用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构筑多维生态。目前已在业界率先发布低空应用十大典型场景,覆盖党政、交通、文旅、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已打造超50个行业标杆,持续探索低空新型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