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0/12/30 11:04
格局2010:移动互联网大门洞开
0
0

走过2010年,笼罩在中国信息通信业上空的种种不确定性的迷雾已经散去,三网融合方案敲定,3G运营格局初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内涵的明确,使所有通信企业在这一年纷纷放下争论,包容前行。

对于运营商来说,尽管传统格局惯性犹存,但三家运营商第一次在新兴市场有了相对均衡的实力,3G和全业务运营正在改变整个产业的行为模式。对于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商来说,2010年有喜亦有忧。以华为中兴、烽火为代表的厂商在国内频繁的设备采购中攻城拔寨,占据了过半江山;而在国外,欧洲“数据卡门”、印度“禁售门”,却困扰着正在大踏步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另外,在国内3G市场投资显著下降的环境下,光通信成为设备市场新的亮点,以烽火、亨通、俊之为代表的通信“小巨人”正在崛起。而在业务方面,从电信重组开始,持续不断的变革如同开闸放水,裹挟着通信行业汇流到移动互联网的海洋,从泾渭分明的浅滩到暗流汹涌的深海,2010值得铭记。

▲趋于平衡的运营格局

饱和市场中的新生机

习惯了当“领头羊”的通信产业已经逐渐接受了落后于GDP的现实。截至目前,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8%,大大低于GDP的增长幅度。到第三季度,全国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84.9部/百人,实际上留给运营商的新用户发展空间已经不多。另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测算,今年电信资费价格水平同比下降11.6%。信息产品的大众化和通信资费的下降使整个通信业盈利能力下降,无论固定网还是移动网,“增量难增收”现象非常突出。在近乎饱和的市场中,通信业必须另辟蹊径。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公布成为2010年的第一只“报春鸟”,来自基层的自发式热情使三网融合初步形成了规模效应。此外,为了满足物联网发展需要,运营商还纷纷加紧了IPv6部署,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配合下,新兴业务已经开始显现出拉动效应。

10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通信业又来到新的广阔田野。

3G成为“平衡器”

与此同时,自2008年开始的通信运营商重组终于在2010年初见成效。

分析三大运营商我们发现,2010年随着全业务经营、3G网络建设及业务发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均实现了电信业务收入6.5%以上增长,而且在新增的3G和行业应用市场差距明显缩小,过去十年间“一枝独秀”的局面在新兴市场没有再现。

这主要得益于3G的平衡作用。在11月底的总计4280万3G用户中,中国移动TD-SCDMA用户为1883.5万户。中联通的WCDMA用户总数为1227万户,而中国电信3G用户总数也超过了1000万户。三大运营商的3G用户分布基本均衡,而三大运营商的3G用户ARPU值相比较,中国联通最高,恰好可以弥补其在原有用户方面的短板。

在今年年初,业界一度认为3G发展速度不如人意,然而到目前为止,不但三大运营商都已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3G发展目标(中国联通1000万,中移动1000万,中国电信800万)。而且每月新增3G用户已从年初的158万户逐步增长到近400万户,整个3G发展进程正在加速,并且正在成为我国通信格局的“平衡器”。

▲制造业小巨人崛起

追赶者与领先者

尽管离设备巨头们公布2010年财报还有一段时间,但是从前三季度,我们已经能够基本清晰看到今年通信市场的格局。受累国际市场的诸多不利因素,华为赶超爱立信的步伐很可能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继续,但值得欣慰的是,在已经到来的光进铜退和LTE大潮中,华为再一次抓住了机会:在国内PON设备采购中,华为成为最大赢家;华为100G传输系统的试商用也处于领先地位;而在LTE领域,在去年为瑞典电信运营商TeliaSonera在挪威建立全球首个4G商用网络后,华为已经赢得了17个LTE合同,而且早期的巨额投入使华为在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获得了270项关于LTE的专利。

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回暖,已经经历了一轮合并浪潮的传统通信设备制造巨头的经营压力也有所缓解,阿朗摩托罗拉均呈现恢复性增长。

但是积重已久的国际巨头要想彻底翻身显然还需要时间,因此,可以发现2010年的通信设备制造市场格局应当与2009年相似,或变化不大。

国际化困惑

通信设备市场上的攻防战还在一幕幕上演,而在这种较量中,2010年中国企业也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一位接近中兴通讯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尽管中兴今年对海外市场抱有很大期望,但是受印度市场“禁售”的影响,可能主要增长点还是在国内市场。

中国通信企业国际化战略在2010年的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4月29日,印度媒体报道称,印度政府电信部已禁止进口中兴通讯和华为等中国厂商生产的电信设备;6月30日,欧盟对中国数据卡同时发起反倾销及保障措施调查……

在中国通信制造企业走向世界的道路上,贸易壁垒和地方保护都屡有发生,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合法而有效的手段将阻力变成动力。就在不久前,华为宣布将在未来5年在印度投资20亿美元建立研发中心,以一种共赢的方式开始重新开拓印度市场,而针对欧洲的数据卡反倾销案,中兴、华为、仁宝等厂商也组成了联合应诉团,积极应对挑战。

“小巨人”的崛起

11月,在一个很多人从未关注过的产业——塑料光纤领域传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一家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深圳中技源成功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可见光收发器制造商厂商爱尔兰公司Fibercomm。此次收购的竞争有思科、摩托罗拉等多家国际巨头,而中技源最终胜出的原因除了中国广阔的塑料光纤市场外,还有中技源多年从事塑料光纤行业所积累的深厚根基与实力。

2010年光通信市场的爆发性增长成就了一批“小巨人”的崛起,以亨通集团为例,其2009年一年就实现营业收入18.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26%,实现净利润1.84亿元。他们有的成立不久,但是有着扎实的技术功底,有的此前一直默默无闻,但是深耕市场多年。在3G和三网融合市场启动后,对光纤的需求急剧增加,造就了另一次“光速革命”。

但是在2011年,这些“小巨人”将面临竞争加剧、产能过剩的局面,如何细分市场、加强产品特色、挖掘客户需求,将是考验企业智慧的关键时刻。

▲移动互联网大门洞开

开门迎客

“忙忙碌碌,又一年过去。”在金融街旁的快餐店里,一位运营商的中层向记者感叹,这时的时钟已经指向了晚八点。忙却没有成就感,成为众多通信人在2010年的“通感”。

从中移动的G3业务创新大赛开始,原本自成一体的运营商们开始放低姿态,主动寻求外界的合作。对于三大运营商,无线互联网已经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无线互联网在中国移动的战略中很重要,我们对无线互联网的发展寄予非常大的期望。”王建宙的话代表了运营商的态度。

但是,相比于电信网的一言九鼎,运营商在IP基因的移动互联网里却遇到了新对手,以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以苹果为代表的终端厂商各自打起了算盘,移动互联网成为了“多核时代”。

正因为如此,争抢上下游资源成为运营商巩固市场地位的前哨战,放低姿态同样不可避免。而在硬币的另一面,领域的扩大同样使运营商在基本业务之外多了许多“副业”,在众多展会上,运营商演绎了无处不在的手机导演的业务,背后的推力则是无法放弃的“蛋糕”。

内有转型需求,外有业务推手,双重“压力”之下,放低姿态也就成为运营商在2010年的必然选择。

转变基因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业务为王”。相比于运营商刻板的电信基因,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根本在于用户认可,无论是封闭的苹果,还是开放的Google,其成功的根本都在于把握了用户需求的根本。仅就目前的组织结构而言,大规模的集团推广才是运营商擅长的市场,基于市场的灵活多变仍是奢求。

所以,当运营商看到盛大在阅读与游戏、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与云计算、腾讯基于客户端的综合战略、百度在搜索领域一骑绝尘时,跨界竞争迫使运营商开始转变自身基因。此前在三大运营商竞相推广的基地模式无疑正是其中的写照,这种业务集权、分权的新模式正对应互联网企业常有的事业部模式,其中决心可见一斑。

因此,当中移动游戏基地与盛大、巨人们一起站在ChinaJoy上卖力吆喝时,运营商的转型之箭已经开弓。

由于移动互联网兼具互联网与传统通信网的双重基因,在运营商之外,传统的互联网巨头同样力图成为产业的核心。运营商真正应该做的是融入其中,而非改变什么。一个明显的信号刚刚发生——腾讯的市值已经超越中国电信。如果累计互联网企业超高的利润率,阿里巴巴、百度等巨头超越运营商或许也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正因为如此,当互联网新锐成长为新贵后,运营商在2010年的挑战仅仅只是开始。

“运营商能够阻碍互联网的发展,也能推动互联网的发展,但是运营商不要去想决定互联网的发展。”奇虎360总裁齐向东的话显然代表了今天主流互联网厂商的心态。这番话的背后则是运营商与互联网厂商的此消彼长。在更多的互联网企业看来,3G时代的产业核心也许将要“换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