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0/12/26 11:45

苹果引发战争 携号转网将运营商斗争推向高潮

IT时代周刊  

iPhone剪卡、携号转网、联通iPhone新政……”,最近一段时间成为手机用户之间交流的高频词。运营商围绕用户展开的争夺由此掀起又一轮高潮。

3G牌照发放后,重组后的运营商竞争开始急剧加速,渠道阻击、校园争锋、回收对手手机卡,种种手段让人应接不暇。这一次,随着移动和联通围绕iPhone展开正面交锋,电信业恶性竞争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当你在为一个又一个通信套餐而惊喜时,也许很难想到,这些不可思议的免费午餐呈现在你面前的代价,是对行业整体竞争环境的破坏,更是对整个电信产业健康的损害。

尽管依然傲慢,“苹果”仍未失宠。除去“苹果”产品本身的香甜外,还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3G时代,iPhone的出现对整个通信产业而言都是划时代的革命,在这个应用为王的时代,没有哪个终端能像iPhone这样,凭借硬件之身,将产业链的上下游控制得如此自如。若非如此,中国两大运营商巨头恐怕也不会围绕这个“苹果”而厮杀至今。

“苹果”依然受宠

“iPhone装上移动卡,无疑当今一大傻。奔驰开上机耕道,牛粪上面缀鲜花。宝马配上骡子鞍,貂蝉睡上老朽榻。劝您珍惜苹果机,勿把至尊来糟蹋”,这个讥讽中国移动涉足iPhone的短信最近在湖南联通3G用户中广为流传。

这个段子为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iPhone之争由“暗斗”转为“明争”做出了最好注解。去年,在iPhone入驻中国的最后关口,苹果忽然调转目光,将谈判对象由移动转向联通,并最终与后者达成协议,联通获得iPhone三年独家销售权。但移动并不甘心放弃iPhone。近期,移动针对iPhone连续亮出一系列动作,先是推出“剪卡”服务,为用户免费剪小移动卡,以供iPhone使用;随后,又毫不客气地在北京、深圳、上海、广东、天津、山东、青海等省市开通iPhone客户专席,而未开通专席的省市客户也可转接到移动终端基地iPhone专席。不仅如此,移动还在山东等省市效仿联通,推出iPhone套餐合约服务,鼓励iPhone用户使用自家网络。由此,两家的iPhone之争彻底公开化。

面对对手接二连三的动作,中国联通当然不会示弱。11月19日晚,联通紧急发布“iPhone4合约用户机卡对比新政”,称“合约计划中的手机和号卡未进行捆绑使用,即出现拆包现象,中国联通将有权对合约计划中的预存款进行冻结。”这个从12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政意欲何为?原来,联通一直通过机卡捆绑方式销售iPhone,但由于iPhone4缺货严重不好买到,一些人在其中看到了“商机”,他们通过联通合约购进iPhone4后将机卡分离,再加价将裸机转手卖出,又以高度折扣将带有联通资费的SIM卡脱手卖出,从中赚取利润,但这对联通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损失。而移动推出的一系列iPhone服务,无疑更将助长这一现象的发生。对于移动涉足iPhone,联通集团副总裁李刚表示无意置评,只是强调中国联通是苹果iPhone产品在中国内地唯一合作公司,“只有中国联通和苹果公司合作,经过工信部核发入网许可证和商务部核发进口许可证的iPhone4,才是合法产品。”

通过上述段子,联通想证明的是,“最完美的3G体验=3G微卡+iPhone4+WCDMA网络”,等式右边三者缺一不可,手握iPhone加入移动的2G网络无异于暴殄天物。对机卡分离现象,一位联通高层称,“虽然无法判断是不是恶意的,但是一定是有的。”而针对最近iPhone市场生变,这位高层委婉地表示,联通希望“维护行业的环境,不要引起恶性竞争”。中国联通近日在各地都加紧了iPhone终端销售渠道的稽查力度。

剪不断理还乱的“三角恋”

要不是一年多以前的临场“情变”,今天出来呼吁杜绝iPhone市场恶性竞争的也许就是中国移动了。

苹果进入中国前,中国移动作为通信运营商的老大被视为当之无愧的潜在引入者。事实上,早在2007年下半年,中国移动就为引入iPhone与苹果开始接触,而苹果对中国移动庞大的用户资源也颇感兴趣。据透露,王建宙多次通过电话会议与乔布斯密谈,中移动也专门成立谈判团队与对方商谈合作细节。期间,双方虽然在商业模式和利益分配问题上产生较大分歧,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但双方都没有放弃。而最终导致双方彻底“分手”的是TD,力推TD标准的中国移动要求苹果推出iPhone的TD版本,这对苹果而言意味着一笔不小的成本,苹果对此始终无动于衷,最终激怒了中国移动。而双方长时间的胶着之后,联通适时向苹果递上了橄榄枝,苹果最终弃移动而选联通。

在苹果和移动早先的谈判中,苹果的傲慢让移动不满,移动的老大做派也让苹果不堪忍受。谈判破裂后,移动开始开发自己的手机操作平台,推出OPhone手机。“研发OPhone是中国移动历史上对单一产品投入最大的一次产品行动。”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曾向《IT时代周刊》这样评价OPhone。移动显然希望,在3G起步时就拥有属于自己的明星终端,以此吸引更多用户。

移动本想凭借OPhone牵制iPhone,但平淡的市场反应却宣告OPhone难言成功。如今,对于曾经的对手,它又重新“眷顾”。业内人士向《IT时代周刊》表示,这跟移动在3G商用以来的业绩压力颇为相关。虽然移动依然拥有中国绝大多数的用户量,但3G牌照发放后,随着3G应用的进一步深入,移动一家独大的优势已日渐消减。截至10月底,我国3G用户达3864万户,其中中国移动TD用户占比仍最高,达43.9%,但这并不能减轻移动的焦虑,因为3G目前的利润很难让移动满意。与此同时,联通倚仗iPhone已经争取到更多高端客户,联通销售iPhone以来,政企高端用户占比明显提高,湖南联通透露,在联通iPhone4过万台的销售量中,有3-4成是作为礼品售出。这一切,移动不可能不在意,更不可能坐以待毙,它必须出手。

移动在iPhone市场此番深度“搅局”,也让一些业内人士看出更深的内涵,他们猜测,移动与苹果可能重新合作,甚至有传言称移动将与苹果iPhone5展开合作。看来,这场“苹果”之争还将更加热闹。

携号转网将斗争推向高潮

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说到底都是对用户的竞争。就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为“苹果”较劲时,从天津和海南传出了携号转网试行的消息,这为此番战争的公开化又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释放机会。

携号转网是为推动行业格局向均衡发展的一种手段,其实早在2006年就已经开始酝酿,其前奏是原信息产业部发布的《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通知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实现同运营商网内携号转套餐;2009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关于做好移动用户号码携带试验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并于当年年底联合三家运营商建立数据库,开展内部测试;今年8月,天津和海南开始现网测试;11月22日,手机用户携号转网终于在天津、海南两地率先试行。

尽管只是试行,转网也并非不设限制,面对蠢蠢欲动的用户,运营商仍然使出了浑身解数。

天津移动率先为用户送出“馅饼”:针对2009年12月31日以前入网的2G移动用户,只要承诺2011年12月31日前不转网,都可获得话费赠送。用户只要发送短信至移动客服热线,便可根据入网时间获得20元至100元不等的话费。与天津不同,海南只允许“单向转网”,移动“只出不进”,联通和电信“只进缓出”。也就是说,只能移动用户转到联通或电信,联通和电信用户不能转到移动。对此,海南移动虽然没有对用户有明确的话费赠送,但针对iPhone4手机用户免费更换微型SIM卡的活动从未停止。

联通也不甘示弱,在携号转网第一天,iPhone4成为天津联通展厅里最大的广告,联通承诺,用户只要转入联通网络,在手续过后即可申请iPhone4合约计划。这对向往iPhone的用户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现场用户向记者表示,“一直就想买iPhone4,但是得换号比较麻烦,今天可以携号转网,所以就赶紧转入,订了一台合约计划的iPhone4,很划算。”海南联通除对转网用户实施优先选购iPhone4外,还承诺每月达到最低消费额可返还话费,客服热线最近还在语音提示中附加一段对携号转网业务的介绍。

携号转网试行后,天津电信和海南电信也同样推出了相关的优惠活动。

由于背后有政府强力监管,对于此番暗战,有电信从业者认为,运营商“已算非常克制”。

目前,全球约有50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携号转网,经验表明,在政策实施的前3年是用户换网的高峰期,对于运营商而言,这段时间也正是抢夺用户的黄金期。由此看来,中国运营商此时再拼命也都不足为奇。但业内人士向《IT时代周刊》表示,面对携号转网带来的产业格局变数,价格战过后,网络建设和服务质量才是运营商最终获胜的关键。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