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消协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九成被访者认为固话月租不合理。
《第一财经日报》刊登马红漫的评论文章,文章认为,根治这一顽疾的关键在于,在电信行业引入竞争机制。
追溯历史,最初开征固话月租费是为了抵补运营商铺设相关网络的固定成本投入。数十年后的今天,月租费征收的累计总额早已能够补偿运营商的初始投入。而且随着科技进步,国内固定电话普遍使用光导纤维,电信运营成本已大幅下降。
与高资费相伴的是运营商的高盈利。据统计,我国电信企业的平均利润高于20%,而在电信业发达的美国市场,相关的利润率也不到1%。 显然,固话月租费长期高位征收不符合“成本收益对等”原则,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业内竞争力度较弱。
时下,手机月租费的缺口已被打开,固定电话开始在消费群体中“失宠”。可相关运营商仍然不顾及市场舆论压力而苦苦维系原有月租费水平。无论从社会福利提升还是从运营商历练角度看,电信市场的垄断破冰都应是大势所趋。而固话月租费的松动或可被视为行业转型的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