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就中国移动3G( TD- SCDMA ) 网络2010 年扩容工程招标中重点关注的提升用户感知问题采访了中兴通讯TD-SCDMA产品市场总监姚磊。
记者:提升用户感知对TD网络建设、网络优化、网络测试分别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姚磊:从09年3G牌照发放以来,国内三大运营商紧锣密鼓地开始了3G网络的部署,3G竞争空前激烈。由于TD网络连续覆盖不足,导致实际网络中存在过多的2/3G互操作影响用户感知,当用户使用业务的时候,明明是希望高速业务却重选在G网里,体验的是GPRS和EDGE。TD需要通过快速建设精品网络来迅速提高TD网络连续覆盖比例,从而提升用户感知度、提升网络竞争力。如何实现快速建网和快速网优?
在网络建设中,机房、天面资源日益紧张,TD在多频段建网的同时还需要兼顾LTE演进,如何降低对机房的要求?如何简化天面安装?是快速建网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课题。
为了提高建网效率,中兴通讯率先和中移研究院合作,开创RRU“集束线缆+BMA盲插”技术,有效解决了TD建设中面临的天线和RRU之间跳线太多、不易安装的问题。集束电缆RRU已完成外场和研究院可靠性验证,满足TD大规模商用要求,可节约安装/维护工时40%以上,可使物料、人力等单站点整体成本降低30%以上。
中兴通讯还提出了基站自启动、超级基带池方案等创新技术,来提高基站开通维护效率,简化站点容量规划,进一步提升站点建设效率。
另一方面,TD频段与2G频段差异大造成覆盖能力差异大,而传统网络优化存在路测精度不高、优化效率低的弊端,网络优化周期长,网优人力资源消耗巨大。
中兴通讯推出了一整套创新的网优方案,以NES网络硬仿真反向覆盖解决方案为例,NES利用单发多收模式原理,从源头上解决了传统网优因同频干扰产生路测数据不精确的问题,大幅提升了路测精度,同时NES和ACP(自动小区规划工具)相结合,实现一次NES路测输出全网工程参数调整建议和优化结果仿真评估,一次调整完成基站覆盖优化,大幅提升工程优化效率、节省优化成本,使整体覆盖优化效率提升50%以上。NES+ACP系统从2009年3月开始就先后在福州、延吉、四平、嘉兴等外场展开了系统规模的测试和应用,得到了中国移动的高度认可,不需要繁复的测试调整,好网络就可以“优”然自得。
同时中兴引入了全网邻区优化、测量报告分析功能和基于IMEI的用户跟踪分析等诸多提高网优效率的工具,全面实现智能开通、智能网优、智能维护、智能调度,提升网络运营效率和用户感知度。
记者:针对这些新的要求,中兴提出了哪些新的技术与解决方案?
姚磊:在中国移动的牵头组织下,中兴通讯持续与中国移动开展提升用户感知技术创新合作,技术创新成果丰硕,本期移动集团确定的2010年最重要的32项新技术,70%以上创新技术为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合作创新。
对于TD同频干扰问题,中兴通讯率先提出了MDIC多小区下行干扰协同技术、HSDPA慢速功控、“告知式”多小区联合检测等方案进行有效的解决。比如:MDIC多小区下行干扰协同技术,充分利用TD系统频率资源划分细致,资源维度(频点/时隙)丰富的特点,自适应地将最优资源分配/调整给用户,降低同频干扰。这些创新技术方案与中国移动集团、福建移动、江西移动合作,在现网做了充分的测试,验证了降低同频干扰、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的积极作用。
提升数据业务带宽中兴通讯率先提出了HSPA MX空分复用、MDIC室内外频率复用技术、TS0技术、UP与业务共时隙技术等解决方案。MDIC室内外频率复用技术是在MDIC技术基础上提出的MDIC增强技术,增加了实时干扰监测和频率重利用的技术,实现了室内外部分同频组网,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通过频率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使室内容量提升70%以上!这些技术与中国移动集团、河北移动、广东移动、山东移动合作创新,在现网进行了充分的测试,成功验证了这些技术能够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有效提升数据业务竞争力。
在保证数据业务QoS和用户感知方面,中兴通讯率先提出的DSCP深度业务识别技术可细化业务类型,保证高价值业务优先进行无线资源调度,提高VIP用户和VIP业务感受度。创新方案实现了业务QoS按包调度,无线网络只需软件升级;DSCP深度业务识别方案的DPI模块设在核心网,可以兼容2G、LTE和WLAN等的数据业务调度方案。除此之外还有无线环境下TCP优化技术(WTO)来改善恶劣无线环境下的用户速率。
为了改善2/3G互操作水平,中兴通讯率先提出了Iur-g+网络融合方案,并且得到了中国移动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在湖南现网进行了大规模测试,解决了2/3G切换时延大、切换成功率低的问题;另外中兴还推出了MSC Pool+2/3G共LAC+自适应精确寻呼解决方案,能够降低跨MSC切换时延,缩短2/3G重选时长、解决呼叫不可达问题。这些技术在辽宁移动、福建移动等现网进行了大量外场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