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09/7/27 10:27
3G的上半年是幸还是不幸?
0
0

这个夏天没有了去年热情似火的奥运,倒是从那时就显露端倪的金融危机一直伴我们走到了现在。虽然近期楼市回暖、股市回暖的消息此起彼伏,似乎在传递着一个信息:经济形势已经触底反弹,然而这次经济危机真的即将结束了吗?关于这一点恐怕无论是乐观论者还是悲观论者,心中都要打一个问号。在这6个多月里,电信行业一方面饱受经济危机的困扰,另一方面又因为行业重组3G的启动燃起了无限可能与希望。

经济低迷对电信业的打击往往比其他技术领域更为严重,今年上半年,全球电信市场的资本运作活跃度明显下降。但在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上半年却频频高调与政府牵手。从3月份“两会”期间,浙江省政府率先与移动、电信、联通签订超过千亿元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后,湖南、广东、上海、四川、云南等地的电信企业也相继与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政府和企业都希望借助对方的力量实现双赢的愿望——运营商的投资能刺激地方的就业和消费,从而拉动GDP的增长;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则为运营商在当地推动信息化项目提供了便利,同时也给予了3G一定的支持。据国泰君安研究所预测,2009年,借3G之势,三大运营商将迎来投资高峰年,全年预计总投资为3932亿元。这个数据的确让人振奋,不过,行胜于言,协议上的条款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大手笔的投资能否获得相应的回报?在力助地方信息化的同时企业能否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些疑问,都需要运营商在下半年乃至今后的两三年内给出答案。

3G这个词是上半年业内最引人注目的焦点,甚至有人称3G是这次经济危机的“救星”。不管3G遇上经济危机是幸或不幸,对于运营商来说,毋庸置疑它是2009年的一出重头戏。从中国电信推出“天翼”到中国移动“G3”以及中国联通“沃”的问世,中国的电信企业似乎是头一次如此大规模、如此集中地进行通信产品和品牌的推广。有数据显示,自电信业重组至今,运营商在电视和报纸上的花费已高达几十亿元,以至于3G成为上半年最时尚的词汇之一,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哦,3G呀!”然而,在初期狂风骤雨般的宣传攻势过后,关于3G的冷思考也渐渐浮出水面。前几日,三大运营商发布了6月份的发展数据,简单做个比较就能发现,各家目前的3G用户数与此前各自宣称的发展目标相差极大,而且有消息称,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已纷纷调低了今年3G用户的发展目标——可见,梦想和现实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其实,冷静想想,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因为毕竟3G对中国电信企业来说完全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企业创新管理机制、流程设置、人才结构等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去适应,而不只是进行品牌和形象宣传这么简单,运营商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实际的行动,需要不断积累,才能把3G从概念化为应用,让它有名有实,而不只是个虚幻美丽的泡泡。

运营商与产业链的深度合作也是上半年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中国移动联合17家PC厂商共推G3上网本、中国电信联手国内外手机厂商力推CDMA终端以及传得沸沸扬扬的中国联通与苹果的“联姻”,这一切无不说明,电信运营商占据产业链绝对主导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为了争取更多的话语权,运营商已经开始主动与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展开深度合作。这一现象背后体现的是运营商日渐开放的姿态。合作共赢将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和常态,不过对于之前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电信企业来说,合作同时也意味着管理边界的模糊、工作流程的复杂、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这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运营商需要不断地探索磨合,找到一种恰当的合作模式,与产业链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在这场产业链的博弈中确立自己的位置。

下半年,我们可能仍然要面临总体经济不确定性的煎熬,3G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在网络建设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仍然需要大量的投资。但欣慰的是,连续几个月的各项经济指标已经初露回升迹象,移动互联网宽带等通信需求的日益旺盛也为运营商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经历了上半年的热闹纷呈,下半年正是埋头实干、为3G真正打下坚实基础的时候了。能否在秋日收获成功的果实,储备过冬的粮食,需要运营商有比以往更多的勇气和行动,胆识和理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