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对产业链的推动,印度市场突破1亿用户,这些都推动着CDMA继续平稳上升
CDMA阵营在过去一年里的发展似乎又迎来了第二春,中国电信的强力推动、印度市场的快速发展,为CDMA产业链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更多厂商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中。不久前,CDMA世界论坛在中国举行,中国电信C网的发展策略以及未来的技术演进等无疑是此次论坛最为关键的话题。另外,业务模式、LTE、赢利、漫游等也成为此次论坛的关键词。
增长依旧
不久前,CDG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CDMA用户数依旧处于平稳增长的态势。截止2008年底,全球共有4.65亿CDMA用户,其中CDMA2000用户数达到4.55亿,另外EV-DO宽带用户数达到了1.12亿。在地区分布上,亚太地区和北美依旧是CDMA2000用户最多的两大市场。非洲和中东则在2008年里迎来了3位数的增长,主要归功于更多运营商采用了CDMA2000系统以提供更多的无限制的语音和宽带业务。
全球EV-DO用户数的增长势头也不错。从2007年底到2008年底,EV-DO用户数增长了2200万户,年增长率达到了24%。全球64个国家中有134个运营商部署了EV-DO网络,其中有60个运营商部署的是EV-DORev.A网络,以提供更高速的移动宽带业务,其它还有36家运营商也正在部署当中。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在过去的一年中,EV-DO用户数增长了300万,但在2007年底,这些地区的EV-DO用户数还只是刚刚超过100万。美洲地区的运营商获得了1500万EV-DO新增用户,增长率达到了30%,其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用户增长了37%,达到了600万左右的规模。
CDG执行董事PerryLaForge指出:“EV-DO不仅在成熟电信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在那些固定宽带市场不发达的地区,发展情况也不错。过去一年里,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发展就是如此,而中国和印度市场在2009年的用户增长有望突破新的纪录。”
CDMA2000全球用户数从2007年底到2008年底增长了13%。其中亚太地区用户数占了51%的市场份额,其在这一年里实际获得了2800万的新增用户(考虑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600050,股吧)C网后,实际用户上的差距)。截止2008年底中国电信拥有2800万用户,并开始了快速的增长态势。中国电信的目标是在2009年获得3500万的新增用户,并在2009年中在全国范围内提供EV-DORev.A移动宽带业务。
北美地区新增了1300万CDMA2000用户,达到1.48亿。CDMA技术在整个北美地区无线通信市场上占了52%的市场份额。非洲和中东则是增长最快的市场,2008年同比增长了153%。并且这种增长速度还在继续。
然而,就影响力而言,中国和印度市场被认为是CDMA发展进入又一个高潮的推动力。其原因不仅是因为这两大市场的规模优势,更因为这两大市场的运营商在推动整个3G生态系统的成熟,降低终端的费用以及推进技术的演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电信的影响
自中国电信接手C网后,其在C网的动作有目共睹,并且已经获得成效。2009年前4个月中国电信收获的680万新增用户就是例证。这与其巨额投资,在推进终端的普及、价格降低以及产业链的进一步壮大所做的努力密切相关。有数据统计,中国电信的加盟使得亚太地区CDMA的网络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也使得终端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据悉当前CDMA的终端款式和终端数量比中国电信收购C网之前多了至少1倍,CDMA终端销售的市场份额从2008年11月的4%左右上升至2009年的20%。中国电信也将在2009年采购5500万部CDMA2000手机以继续支持新增用户的快速发展。
在此次论坛上,CDG对中国电信的发展大加赞赏,并指出新的3G无线语音和移动宽带产品在中国蓄势待发,将迅速取代固定电话解决方案。中国电信的CDMA20001x和EV-DORev.A移动宽带服务正在朝着更广的范围推进。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天翼”品牌下,除了提供现有的CDMA20001x语音和数据服务外,还增加了固定和移动宽带数据服务。中国电信已在120多个城市推出了3G移动宽带服务,并计划在今年7月覆盖全国324个城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数据显示,移动宽带服务有望超过固定互联网服务,并将扩大到农村地区。中国的3G用户在未来3年将超过5亿。此外,未来4年,中国CDMA用户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0.6%;2012年,EV-DO用户将占中国3G用户总数的41.1%。EV-DORev.A的平均下载速度能达到600~1400kbps,最快下载速度高达3.1Mbps;平均上传速度为500~800kbps,最快上传速度高达1.8Mbps。这样的速度无疑对促进中国电信开展移动宽带数据业务提供有利条件。
另外,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的逐渐壮大也会给移动互联网市场注入新的活力。CNNIC的数据显示,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渗透率超过全球的21.9%,达到22.6%。中国互联网用户数达2.98亿,宽带用户达2.79亿,而2008年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增加了一倍,超过1.17亿用户。由于中国90%的互联网用户同时也是移动用户,这将对移动互联网市场中的EV-DO业务提供巨大的增长潜力。目前,中国的3大运营商在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时都将目光投向这部分人群。
印度市场的推动力
当中国电信接手C网引起全球通信市场关注的同时,印度市场也在飞速发展。CDG的数据显示,不久前印度CDMA的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亿,这使得它成为全球第二大CDMA市场,也使得印度两大CDMA运营商Reliance通信和Tata成为全球前5大CDMA运营商,分别位列第二和第四。印度CDMA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同中国市场有着类似的原因,主要得益于终端的种类和价格上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无论是低端市场还是智能手机都是如此。另外,CDMA2000语音和数据业务在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大力推广也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自从2002年12月印度市场提供CDMA业务以来,CDMA产业链在印度市场发展迅速,资费降低超过40%。其结果是使得CDMA的发展速度快于其它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是在移动宽带业务推出以后,进一步促进了CDMA在移动通信市场的占有率。
如果说丰富的终端促进了印度市场上CDMA话音业务的推广,那么移动宽带技术的广泛部署有望推动印度市场收获下一个1亿用户。今年3月,Reliance通信和Tata都部署了移动宽带网络。Reliance通信的宽带业务已经覆盖了印度35个主要城市,2万个城镇和45万个乡村,覆盖了印度80%的桌面和笔记本宽带用户。另外,作为印度最大的CDMA运营商,Reliance通信还推出无限制语音业务捆绑等措施,并推出更多应用来推动市场的发展。
随着印度成为全球第二大CDMA市场,也吸引了更多的运营商、手机厂商、系统厂商以及OEM厂商的加入,印度CDMA产业链也越发壮大。
FMC是致命的武器
众所周知,FMC(固移融合)是中国3大运营商都在努力实现的目标,也是其留住老客户和争取新客户的重要举措。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指出:“FMC将是致命的武器。移动+宽带+IP将是未来通信业的主旋律,未来中国电信将进入全IP时代。”据悉,在未来移动技术的选择上,中国电信不久前宣布将会选择EV-DORev.B技术进行现有网络的升级,另外,在此次论坛上,赵慧玲也指出:“LTE也是中国电信的选择,LTE对CDMA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网络。”
除了技术外,赵慧玲还强调中国电信一直在3G应用上不遗余力。视频监控、“整体办公室”、3G助力企业信息化发展、3G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智能交通等都是中国电信重点发展的3G应用。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上,用户参与内容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另外,移动互联网业务提供的网络中心和用户的中心化,网络与终端的智能化不断提高。中国电信推出的189E-Mail主要向天翼和宽带用户提供。赵慧玲还指出,中国电信CDMA用户将在年底达3600万,部署城市也将达到500个城市。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代表也指出移动应用将推动着移动宽带设备的发展。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第三工业应用研发部门主任杨恒也指出政企市场和家庭用户市场方面拥有优势,在这两大领域提供固移融合产品,是中国电信在移动通信领域获得突破的有效途径。中国电信最近还提出“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将传统通信服务延伸到信息化领域,将可以为用户提供多项信息化应用,这其中也包括定制的信息化行业解决方案。
对LTE的考虑
LTE已经是全球多数大型运营商在未来网络技术演进的第一选择,此次论坛上,LTE也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中兴通讯CDMA产品总经理李健(LiJian)指出LTE成熟还有3~4年时间,也许一次金融危机会让它推迟两年。中国电信EV-DORe.B还处于试验阶段,中兴通讯已经推出了EV-DORe.B商用网络。她还指出,LTE对于运营商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明确LTE的演进后,相当于打破了原有的封闭环境。LTE的成熟、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会促进LTE的成熟,但金融危机有可能会让LTE的大规模商用推迟。中兴通讯今年8月份会推出LTE实验系统,商用系统则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推出。
上海贝尔则指出运营商部署LTE时,是作为语音业务的基础还是数据业务的基础,需要考虑清楚。此外,三星的LTE产品已经研发,并且也已经进行了LTE的测试。
一些国外的运营商则指出LTE是个非常重要的方向,LTE一开始会在热点上部署,价格也会比较高。
国外经验
在此次论坛上,许多国外运营商也纷纷介绍自己的运营经验。日本KDDI是最早提供3GCDMA业务的运营商之一,其“au”业务品牌也已经在业内耳熟能详。KDDI的代表指出“au”3年内的离网率只有0.16%。NTTDoCoMo总体离网率只有0.55%,KDDI今年的目标也是0.55%,他们希望将au上的经验成功应用到其它业务领域。值得一提的是,KDDI各个业务当中,EV-DO业务的ARPU值最高,在2008年第四季度达到了6680日元,比其他用户的3000多日元高上许多。这主要归功于EVDO用户对数据业务的青睐。到目前为止,KDDI大约有2600万的EV-DO用户。
KDDI的移动业务战略分为3部分:手机、资费、业务和内容。在手机方面,KDDI倡导先进的功能,这样能让用户使用更多业务。设计也十分重要,KDDI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50%的用户认为设计很重要。KDDI最近推出了新的品牌:iida。并指出手机品牌设计也要和内容相配合。另外,KDDI还推出各种个性化手机,比如运动手机、摄像手机等。
在资费的设计上,KDDI已经和固网捆绑,并已经发展了许多au家庭用户。在内容提供上,日本的音乐市场中90%是通过下载完成。从去年开始,KDDI开始提供固移融合业务auBox,到目前为止,用户数已经超过20万。
来自尼日利亚的运营商STARCOMMS则指出他们在资费上提供包月制,并且不和用户签订合同,促使了业务的快速发展。经济危机对他们没有影响,反而是机会。一些用户纷纷与其他运营商解决服务合约,寻找更多物美价廉的服务。另外,还有运营商也指出,移动业务的成本中网络、人员成本所占比例并不高,终端补贴才是大头。对于运营商来说,关键是提供移动互联网业务,提高ARPU值,现在50%的收入增长来自数据业务,因此运营商是不是考虑将重心放在数据业务上。与此同时,在一些固网资源匮乏的地方,人们也更习惯于使用移动业务,这对于移动宽带业务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机遇。
经济危机对于电信行业的影响已经日益明显,对于有些运营商来说,经济危机是打击,但对于其他一些运营商来说则是机遇。总体而言,对成熟市场上的运营商影响较大一些,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则较小一些。对那些老牌的、资费较高的运营商影响较大,而对于那些后起之秀、采取低廉包月资费的运营商来说,则是机遇。
另外,基于机器间的通信在未来有望超过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在国外许多地区,机器之间的通信无论是语音还是数据业务,都是采取包月制的方式进行。机器与人,机器与机器间造就的通信市场有望成为通信发展又一高峰期的重要推动力。
在此次论坛上,无论是运营商还是设备商,无论是讨论应用,还是讨论资费、终端、漫游、赢利问题,在这些发言和讨论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全球语音收入增长放缓、数据业务快速增长的前提下,人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数据业务,运营商的营销策略、网络建设、未来的技术演进等都在围绕着数据业务。数据业务成为未来通信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