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我是中国移动用户,想转到中国电信CDMA2000网络,但又不想改变原来的移动号码,行吗?”在3G营运即将全面展开之际,身边的朋友经常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朋友所提的正是倍受业界及广大消费者关注的“携号转网”问题。
2009年4月28日,根据工信部的布署,国内移动用户号码携带试点工作率先在海南正式启动,这意味着中国运营商之间携号转网的序幕开始拉开。
1携号转网简介
“携号转网”是指一家移动电信运营商的用户,无需改变自己的手机号码,就能转而成为另一家运营商的用户,并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服务。携号转网从形式上分为两大类:固定号码携号转网和移动号码携号转网,固定号码携号转网是指用户在固网运营商之间携号转网,移动号码携号转网是指用户在移动运营商之间携号转网。携号转网的实施可以采取双向互转的对称性管制政策,也可以采取单向可转的非对称性管制政策。双向互转的对称性管制政策是指一个移动运营商的用户可以在保持号码不变的前提下,转入另一个运营商的网络,同时另一个运营商的用户也可以对等地转入该运营商。而单向可转的非对称性管制政策是指一个运营商的用户可以不受限制地转入另一个运营商,而另一个运营商的用户要转入该运营商,则会受到限制。
移动号码可携带作为贯彻电信改革的配套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4月底在天津、海南开展试点工作,如果政策试点成功,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天津、海南两地的试点采用不同的携号转网政策:在天津实施各运营商之间的双向携号转网,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移动用户可以携带号码转入到TDSCDMA的网路,TDSCDMA的TD专用号段157/188用户不能携带到其他网络;而海南则为移动2G用户向电信和联通的单向携带,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移动用户可以携带号码转入到TDSCDMA的网路,TDSCDMA的TD专用号段157/188用户不能携带到其他网络。在试商用阶段,用户如想携号转网,则可以向号码转入方提出申请。此外,各运营商之间的网间结算政策暂不做调整。
目前欧美运营商实施的携号转网政策都是双向互转的对称性管制政策,韩国针对SKT实施的携号转网政策就是非对称管制的携号转网政策。全球约有5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实施了移动号码携带,携号转网已经成为全球趋势,并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管理与技术上设置的条件越来越宽松。
2携号转网的意义
从全球来看,号码携带的主要推动者是政府,政府部门认为引入号码携带能使消费者、国家和电信行业都从中受益,这是各国政府大力推动号码携带的初衷。在我国实施携号转网主要有四点重要意义。
2.1给消费者带来利益
政府管制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维护消费者利益,使消费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服务,而号码携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实施途径。号码携带在给直接使用者和间接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降低了他们的使用成本。直接使用者可以享受到其他运营商低廉的资费和更具吸引力的业务,而间接使用者,特别是一些主叫用户可以免除询问和重新拨叫新号码而带来的不便,同时避免因更改号码使个人用户失去与友人的联系,避免企业用户失去与客户的联系。号码携带还可以规避更换号码所发生的成本,例如普通用户不必因更换号码而重新印刷名片或更改相关号簿信息,法人单位无须更改公司的信封、办公用品的标记和宣传用品等。携号转网的实施,它将打破用号码区别运营商的界限,用户可任意选择最适合自身需要的手机运营商,这样一来,如果运营商不采取改善通话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创造更优产品等举措将会损失大量客户。
2.2社会资源有效利用
近几年来,在许多人口众多的国家已经出现了号码资源短缺的状况,实施号码携带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困境。在号码资源被运营商垄断的情况下,用户转网必须更换号码,原来的号码需要度过一个“休眠期”才能被再利用,这加剧了号码资源的紧张状况。如果政府增发新的移动牌照,竞争加剧将导致用户转网频率的提高,于是号码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实施号码携带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此外,在号码资源属于运营商的情况下,每家运营商,无论规模大小,都需要对自己的号码资源进行维护和管理。实施号码携带之后,号码资源通常由第三方集中管理,集中管理带来了规模经济效益,使单位号码的管理成本下降,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有效降低了号码管理的总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
2.3平衡市场竞争
用户号码可携带制度通常被视为确保电信市场公平竞争的一项基础性电信法律制度,这一方案主要是从政策上进行不对称管制。2009年4月20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及中国联通公布的3月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3月31日,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到4.77亿户,中国联通GSM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37亿户,中国电信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 284万,其中,中国移动用户占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71%,三家移动用户份额差距过大,中移动“一家独大”格局更加突显。通过实行单向携号转网政策,除TD专用号段外允许中国移动用户单向携号转入中国联通或中国电信,考虑到这两家运营商相对于中国移动拥有广泛的固网和宽带用户基础,在政策实施期间,它们将能够利用其在固网和宽带方面的优势,采取固网、宽带、移动业务的捆绑销售措施,扩大新增用户市场份额,并且吸引部分中高端用户,拉近与中国移动在移动业务方面的差距,从而实现市场竞争的均衡。值得一提的是政府推行携号转网并不是简单地降低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而是致力于推动行业由恶性价格竞争转向高层次复合竞争,由客户争夺转向提升客户价值,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2.4促进TD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3G采用世界三大标准,其中TDSCDMA是由中国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其发展关系国家根本利益,但它的成熟度与另两个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了促进TD的快速发展,国家设计的两套携号转网试点办法均对TD给予了特别的政策扶持,海南、天津两地的试点方案就明确规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移动用户可以携带号码转入到TDSCDMA的网路,TDSCDMA的TD专用号段157/188用户不能携带到其他网络。政策的实施确保了TD专用号段用户的不断增加,从而带动整个TD产业链的发展。
3携号转网带来的变化及影响
3.1运维系统的变化
携号转网实施将对我国移动运维系统带来如下变化。
3.1.1通信资费下降
携号转网实施后在网络质量和服务能力上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用户关注的焦点就落在了资费高低上,低端用户更趋于携号转入价格更便宜的运营商,因此资费较低的运营商将会在市场上胜出。为了争夺市场,三大运营商将会以不同的方式掀起价格大战,竞争的结果是通信资费普遍下降,运营商的收入减少。价格战对每个运营商的利益都会造成影响,很可能的结果是,中移动利润下滑,竞争对手从盈利转入亏损。从国外经验可以得到佐证:携号转网政策公布后,英国每月签约电话资费指数下降3%,包括预付费业务在内的所有移动电话资费指数下降近5%;美国的TMobile也下调了某业务套餐的价格,调整幅度高达 33%,可见中国运营商实施携号转网后,资费下降将是不可避免。
3.1.2成本增加
为了稳定用户的流失,除了大打价格战外,运营商还得在提高服务能力上下功夫,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用于升级设备、网络及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上。例如携号转网政策实施四年给美国移动运营商带来200亿美元的成本,光是维护费用每年就在5亿美元以上,为了稳定用户韩国SKT花费了4 778亿韩元的营销费用。可以预见,运营商为稳定用户,在设备维护和服务营销方面的费用将会增加。
3.1.3支撑系统升级和网络能力提高
每个运营商都有一套自己独立的用户管理方式,涉及到数据库、后台和计费系统。转网需要把这一套数据库系统从一个运营商转到另一个运营商,这就要求运营商之间要订立协议提出解决方案,而协议和方案的实施需要运营商对现有网络、用户数据库和计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和维护。如果应对不好,将可能会出现日本软银因大量用户蜂拥而至导致电脑系统陷入瘫痪,不得不在五天后宣布暂停接纳新用户的情况。
3.1.4运营商与号码所有权分离
以前号码资源是附属于网络的,运营商的网络投入运营之后,号码资源随之产生,运营商也天然地拥有号码的所有权,用户租用的是号码的使用权,如果用户退出网络,这个号码的使用权还会被运营商租给新的用户,而实现号码可携带后意味着网号分离,号码资源被重新划归为公共资源,号码资源与运营商的网络划清界限,从运营商目前对客户的定位上讲,手机用户将没有任何高低端分类之说,所有手机号段也将不是“身份”的象征,用户很大程度上会打破现有状态任意选择最适合自身需要的手机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