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牌照的发放推动了移动通信从以语音为中心的时代向以移动数据业务为中心的时代转移。结合运营商的重组和全业务运营,整个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将产生极大的改变,可以预期的是,市场竞争会日益激烈,并且对业务融合的发展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3G客户累计数量为41.9万人。从全球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2009年中国3G产业已全面展开,但却任重道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借发放3G牌照的东风,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商、芯片商、测试商则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中国3G产业一定能够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基础上,让通信惠及更多的人。
消费者已经享受到了运营商3G来临前哨战交锋带来的实惠,未来通信市场的用户和资源流动将随着3G业务的开展而更加频繁,通信市场的结构将在市场的支配下得到优化配置。从技术发展、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等方面来看,中国发放3G牌照可谓是水到渠成。
中国移动:完善TD产业链
中国移动作为最强势的运营商,接受了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TD-SCDMA标准的历史重任。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TD-SCDMA现已跻身于ITU组织承认的3G三大世界性标准之一。我国政府对于TD-SCDMA的发展也采取了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但就整体而言,TD-SCDMA标准与其他两大标准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在网络设备方面,TD-SCDMA产业的主要参与者还是国内企业,许多手握大量知识产权的国外通信巨头并没有参与TD-SCDMA的发展。其次在终端方面,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际手机市场的主要品牌并未积极推出TD-SCDMA产品,国内企业所生产的终端种类较少,而且在做工和技术方面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三在商用经验方面,TD-SCDMA只进行了短短几个月的试商用运营,用户截至目前为止也只有大约40万人,在规模化商用方面的经验较为欠缺。
与此同时,在网络投资方面,TD-SCDMA需要重新专门铺设一张新的网络。为了降低TD-SCDMA的建设成本,促进GSM与TD-SCDMA的相互融合,中国移动目前正在积极推进TD-SCDMA与GSM融合组网的通过,争取在核心网等进行融合组网。综合来看,中国移动目前仍旧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然而TD-SCDMA网络发展的重任将会占用中国移动相当大的精力。目前,中国移动最为紧要的事情就是加快TD-SCDMA产业链的发展进程,进一步丰富TD-SCDMA终端的品种,为大规模的3G竞争做好准备。
从提出标准到产业化,TD-SCDMA已经走过1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TD-SCDMA产业链有超过200家国内外企业的加入。作为TD-SCDMA产业发展的主导者,在10座城市TD-SCDMA试验网建设完成的基础上,中国移动已经在2008年年末顺利完成了TD-SCDMA与2G网络核心网融合的工程。与此同时,TD-SCDMA二期工程建设也已全面展开,2009年6月可新增28座城市的TD-SCDMA网络覆盖。
中国联通:紧抓网络优势
中国联通多年来由于CDMA网络与GSM网络的左右手互搏,其自身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与其竞争对手中国移动的距离越拉越大,急需摆脱CDMA网络所带来的运营和维护困局。电信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不仅使中国联通摆脱了过去的双网互搏局面,而且还能够使其专心致志地发展GSM网络。中国联通目前已在7座城市进行了WCDMA测试,网络设备招标即将正式启动,并有望在2009年5月正式提供3G服务。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部署了3G网络的国家和地区当中有超过70%的网络均采用的是WCDMA标准。由于WCDMA是GSM的演进版本,因此GSM向WCDMA的演进路线较为平坦,而且产业链也是三个3G标准中最完善的一个。虽然需要做出一些硬件上的升级更换,但不存在太大的成本问题。中国联通凭借其5年以上的大规模商用经验以及广泛的网络部署,使得WCDMA标准无论是在手机终端价格还是运营商网络建设成本等诸多方面都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
然而,中国联通虽然拿到了最为成熟的一个标准,但在其自身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需要克服的缺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CDMA网络的剥离,中国联通相当一部分移动网络人才进入了中国电信,特别是由于中国联通过去增值业务主要集中于数据传输能力相对较强的CDMA网络,所以数据业务人才也多半随着CDMA网络流去了中国电信。在3G这个以数据业务为竞争焦点的时代,增值业务人才的流失对中国联通的影响较大。如何能够在保证团结的前提下尽快圆满地处理好从上至下的整合,完成两种企业文化的融合,是目前摆在中国联通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中国电信:扩大用户规模
由于高通长期以来都坚持较高的专利费用,CDMA的发展一直背负着较大的成本负担,但CDMA仍在全球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3G时代,CDMA具有平滑的技术演进能力,升级成本相对低廉,只需进行相关软件的升级,基本上不需要进行硬件上的变化,这让运营商能够在短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快速升级到3G,从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CDMA技术标准虽然领先,但在中国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近年来,在中国联通重点发展GSM网络的背景下,CDMA网络已经连续数年停止了投资,其用户规模均保持在5000万左右的水平线上。尤其是中国电信接手之后,最终确定的CDMA网络用户数量仅为2800多万户,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相比相差悬殊,这让中国电信在移动运营市场竞争中失去了重要的话语权。
2009年,中国电信将投入500亿元升级CDMA网络,中国电信表示可以在一个月内提供3G服务。在终端方面,由于芯片供应商只有高通和威盛两家,且绝大多数中高端机型都使用高通的芯片,而高通在专利费用方面一直不肯松口,所以就整体而言,CDMA终端成本和价格要比GSM同类终端高出20%左右。目前,中国电信通过“统购包销”以及“冷热交替法”等多项举措,正在积极鼓励更多的手机设计企业和终端制造企业参与到CDMA的终端发展中来,希望能够有更多种类的终端出现在市场中。
在移动网络运营经验方面,中国电信在三大运营商中显然最为薄弱。中国电信是比较单一的固网运营商,其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不同,固定网络具有天然的垄断性,而移动网络则覆盖重叠,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远非固定网络可比。综合来看,中国电信在3G发牌后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移动用户,进一步壮大CDMA的用户群数量,为短期内开通CDMA EV-DO商用业务奠定用户基础;其次,中国电信还要充分发挥产业链的龙头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终端企业加入到CDMA产业的发展中,从而提升CDMA终端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