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AI
`
2025/11/19 14:25
AI可穿戴设备 从“被动赋能”转变为“主动服务”
0
0

清晨睁开双眼,无需手动操作的智能戒指已在夜间持续监测睡眠状态与心率变化,相关数据已自动同步至手机并自动生成详细分析报告;当准备外出时,轻巧的智能眼镜成为贴心助手,支持通过语音指令即时处理工作信息……如今,随着AI与多模态感知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穿戴设备正逐步从工具向“数字伙伴”转变,以更智能、更贴心的姿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快速演变:从实验室到大众市场的跨越

过去十数年间,智能穿戴设备实现了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的快速演变。简立方《2025年智能穿戴设备体验设计研究报告》显示,早期产品多处于实验探索阶段,以智能眼镜、医疗贴片为代表,这些设备功能单一,主要面向特定领域的专业用户,尚未形成大规模的市场需求。

2010年后,智能手表、手环开始普及,健康监测与运动记录成为核心功能。这一时期的产品不仅在功能上更加丰富,而且在设计上也更加注重用户体验,逐渐吸引了大众消费者的关注。

2020年后,远程办公、健康管理等需求激增,推动设备从常见的手表、手环拓展至眼镜、戒指等多元形态,应用场景也从基础的健康监测、运动记录,延伸到效率管理、情绪陪伴与智慧生活。

挑战重重:续航与交互设计待优化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智能穿戴设备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续航不足是用户最核心的痛点之一。超过七成用户希望设备能实现7天以上连续佩戴,但目前多数产品难以满足这一需求。由于智能穿戴设备体积小巧,电池容量有限,而其功能却越来越丰富,对电量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导致电池续航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交互设计的复杂性也成为痛点之一。老年用户因功能入口分散、操作复杂,首次体验失败后更容易放弃使用。对此,行业正通过适老化设计、语音控制、游戏化引导等方式优化体验,降低使用门槛。例如,一些智能穿戴设备增加了大字体、高对比度的显示模式,方便老年用户查看信息;通过语音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完成各种操作,无需手动触摸屏幕;游戏化引导则通过有趣的游戏和任务,引导用户逐步熟悉设备的各项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积极性和满意度。

未来展望:生态枢纽与主动服务

未来,智能穿戴设备将朝着“生态枢纽”的方向发展,与手机、汽车、智能家居实现深度联动,打通健康、出行、办公、娱乐等多元场景。例如,智能手表可以与手机同步数据,实现消息提醒、远程控制等功能;与汽车连接后,可以实时监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提供安全预警;与智能家居设备联动,可以根据用户的健康数据和日常习惯,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为用户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AI技术的持续赋能,将推动设备从“被动记录”全面转向“主动服务”,为用户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智慧体验。智能穿戴设备将不再仅仅是数据的记录者,而是能够根据用户的数据和行为习惯,主动为用户提供建议和服务。例如,当用户的心率异常升高时,设备可以及时提醒用户注意休息或就医;当用户即将到达常去的餐厅时,设备可以自动推荐用户喜欢的菜品;当用户需要出行时,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日程安排和交通状况,为用户规划最佳的出行路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