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
`
2016/9/7 11:48
提醒学生防诈骗 上海移动开学季走进校园
0
0

C114讯 9月7日午间消息(舒允文)最近一段时间,电信诈骗不良分子利用开学契机,频频将魔掌伸向不谙世事的准大学生,导致不少学生中招,甚至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时值各大高校新生入学季,上海移动在校园中开展防诈骗宣传,第一时间用优服务提醒学生们加强安全意识,防范电信诈骗骗局,避免上当。

在部分高校的上海移动现场服务点处,大学新生们凭录取通知书,即可免费领取校园卡一张,并享受月租特惠、全国一口价接听免费、每月2.5GB的超大流量、20M宽带包年等多重通信优惠。同时,随处可见的上海移动反诈骗小贴士也第一时间提醒着学生。

防诈骗有哪些要点?一要增强警惕意识,对一切在电话中索要个人信息及要求资金转账的行为引起高度警惕;二不轻易泄露个人隐私信息,身份证、银行账号、密码等绝不在电话或各类通讯软件中提供或输入;三是对00开头的国际来电多加防范,这通常是国际来话,也是目前骗子常用的手段;四是增加自身的常识性,运营商、银行、公安系统的电话都是独立的,不可能为用户直接“转接”至公安局。没有任何单位设置所谓“安全账号”,税务、财务部门绝对不会通过电话进行退税操作。

骗子的花样层出不穷,用户首先要加强自身的警惕性。据介绍,上海移动一直以来通过各种渠道提醒用户防范信息通讯诈骗,同时积极开展诈骗治理创新研究,不断升级管控手段,配合公安等部门开展针对“伪基站”等新型诈骗技术的打击,同时加强自身业务管理与源头把控。

上海移动亦与媒体分享了开学期间各类电信诈骗手段:

陷阱一:机票退改签

“尊敬的XX乘客您好,很抱歉的通知您预订的XX航班由于机械故障已取消,请及时联系航班改签退票专线:XXXX-XXXXXXXX(注:改签成功后由民航赔付航班延误险补偿200元整)【XX航空】”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到异地读书,很早就预订了机票,骗子们趁此机会用尽不法手段获取了大批学子的信息,通过群发“取消航班”的诈骗短信方式钓鱼,进行诈骗。

切记,任何涉及退款或汇款的短信和电话都不要轻信,不拨打短信中的电话;不确定的情况下,拨打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任何要求到ATM机上进行退票改签操作的都是骗局。

陷阱二:助学金发放

“XX同学,我是XX教育局的工作人员,现有一项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已转入您的个人银行卡内,请注意查收,如有疑问,请拨打我省教育厅办公电话XXXX-XXXXXXXX。”

这类骗子会谎称钱已转入银行,让学生去银行通过ATM机进行转账,在转账过程中,以缴纳相关费用为由骗取钱财。当我们接到自称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核实真假。同时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相关信息,坚持做到不相信,不理睬,更要高度警惕骗子实施诈骗。

陷阱三:编造意外事故

“XX同学家长,我是您孩子的班主任,您的孩子在军训中受伤,需交住院费5000元,请汇入XX账号。”

这类骗子恶意迫使新生手机无法接通,让家长联系不上子女,然后假称是学校的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说孩子生病或出意外需要医疗费,然后在家长不知所措的情况下,一步步引诱受害人到银行转账汇款。当家长接到类似电话时要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或医院方面进行确认,不要轻易汇款,如发现是诈骗尽快报警。

陷阱四:冒充熟人、猜猜我是谁

“在吗?最近手头有点紧,借点钱吧! ”如果你的QQ、微信好友,找你借钱,那要注意了,可能是冒名顶替!一些冒充熟人的网络视频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盗取图像的方式,用“视频”与你聊天,可千万别上当。

“猜猜我是谁? ”多是犯罪分子在当事人猜测身份后,顺势答应后谎称自己,出车祸或吸毒等被抓,向你借钱,汇款到指定账户。

陷阱五:虚假中奖、虚构绑架

“恭喜你!你已中奖! ”接到这类电话,别高兴太早!骗子冒充苹果、京东商城、电视栏目组等,通过发送虚假中奖信息,最终说服你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税费”,也是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

还有一些电话虚构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不能报警,否则撕票;编造子女、父母受到意外伤害,需紧急手术为由,要求你汇款才可进行。接到这种电话,未经核实,切勿上当。

陷阱六:网购退款

“您好,请问是王先生么?您在京东商城有两笔消费,购买了QQ点卡,因为是异地消费,所以我们要确认一下,请问是您的交易么?”

最近出现一种新型的诈骗手法,专门针对喜欢网购的年轻人。经总结,骗子是这样行骗的:骗子先进入受害人的网银,把钱转到受害人自己的投资账户里,这种操作无需任何验证码和手续;随后,银行会给受害人发信息,告诉持卡人钱 已转出去了,但银行仅仅告知钱转出去了,却没有告诉钱转到哪里了。

下一步,骗子趁受害人方寸大乱的时候,把银行的提示信息,伪造成有人盗取受害人的网银下单,伪装成商家骗取受害人的信任,说要把钱还给受害人;为了取得受害人的信任,骗子先把小额的钱从投资账户再转回到受害人的网银账户,银行又会发来信息;当受害人信以为真地以为对方在帮自己的时候,骗子会以安全为由,让受害人把钱都转移到所谓的“安全账户”里,向受害人索取验证码或让受害人确认支付二维码,一旦将验证码给了对方或确认了二维码,骗子即得逞了。

陷阱七:打工兼职

这一类型往往通过发布招聘信息、引导用户面试、巧立名目收费、恶意毁约等流程实现诈骗。诈骗分子利用一些贴吧和社交群的兼职招聘存在的漏洞,趁机让应聘者缴纳各种费用。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对于那些又轻松又能挣钱的“兼职”或工作,大家一定要多留心眼,谨防上当受骗。同时,正规中介或企业不需要缴纳所谓的工号费、保证金。此外,网友遭遇网络诈骗,需尽快拨打110报警,汇款后2至3小时内为最佳追查时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