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
`
2015/11/13 07:29
华为亚洲创新日:聚焦智慧话题 共建全联接亚洲
0
0

C114讯 11月13日专稿(舒允文)11月12日,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华为联合举办的首届亚洲创新日活动在新加坡举办。来自政府、运营商、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围绕运用ICT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力量打造智慧城市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部长易华仁出席了活动并在发言中表示:“我想感谢并且认可华为对智慧城市发展所做的贡献。从2001年开始,在帮助我们建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方面,华为扮演了领导角色,支持了SMRT和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项目,帮助我们实现政府承诺。我有信心,有了各方面力量的帮助,我们的创新解决方案能帮助新加坡应对国土面积小等环境限制和挑战,更好地管理城市,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华为亚太区总裁李今歌致辞中表示,以宽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显著特征的联接技术,不仅将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引擎,也将为各国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宜居度和人文关怀的提升提供驱动力。

华为亚太区总裁李今歌

华为亚太区总裁李今歌

据C114了解,创新日系列活动是华为打造的大型高端论坛。欧洲创新日活动已在斯德哥尔摩、米兰、慕尼黑等地成功举办,而此次首届亚洲创新日旨在围绕“打造智慧城市,共建全联接亚洲”等话题展开讨论,构筑亚洲ICT行业生态圈搭建交流平台。

驱动智慧式增长

创新驱动的ICT技术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使能要素。ICT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有数据显示,每增加20%ICT投入将撬动1% GDP增长。

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副主席斯蒂芬·安泽尔表示,ICT技术正在帮助亚洲各国应对挑战,寻找经济增长新引擎,驱动经济发展。他说,根据预测, 2025年全球经济一半的价值都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来进行创造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为大城市节省了巨大成本,比如韩国首尔每年通过智能方案降低10%的能耗。

要想让城市在全球具有竞争力、成为明日理想的智慧城市,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政府、运营商和民众发挥“合力”,利用ICT技术部署智慧解决方案和应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市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好的影响,企业也将得到更好发展。

实现智慧式联接

大数据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如何将大数据应用到智慧城市中?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副主任张宝峰认为,第一个阶段是使城市实现数字化。大量关于行业、企业和个人的数据由系统来捕获和存储,然后通过分析数据生成政策;这些政策反过来指导垂直行业提升效率、体验,最终实现城市智能化。第二个阶段是渐进式学习,需要系统具有渐进式学习能力,从真实案例里学习,然后提供政策建议。

大数据将遍布智慧城市方方面面,成为其引擎。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生活方式,再到产业布局和规划、城市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在大数据支撑下走向“智慧化”。近年来,在大数据等技术支持下,纽约、西雅图、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万隆等地率先开展了智慧城市实践,诞生了许多经典案例。

“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持续变革、持续的努力以及不断发展的联接技术和应用。我们把解决方案分成了三个层次,分别是ICT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云平台/物联网等在内的ICT智能解决方案以及智慧的用户。”曾经参与万隆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印度尼西亚电信高级副总裁朱迪·哈南迪如是说。

成就智慧式生活

“对于智慧城市,每一个人的定义各不一样。”智慧城市技术与规划研究专家、华为行业解决方案CTO苏竞钊在演讲中将智慧城市建设定义为“利用ICT技术有效管理城市各功能环节并促进城市发展、提升生活质量和体验质量”,包括智慧政府、智慧产业、智慧民生等,而信息高速公路是迈向智慧城市的必经之路。他还强调,每个城市有不同痛点,不能纯粹跟从,要“看清痛点以及智慧城市的目标是什么”。

“居民在从地铁站到电梯再回到家中,可以通过蜂窝网络、公共无线网络和私人无线网络的无缝衔接实现不间断上网。”新加坡智慧国运作办主管陈谷炎不仅介绍了智慧国场景,更深入剖析了智慧国为新加坡人民提供全方位智慧生活背后的三“C”核心理念,即连接(Connect)、收集(Collect)和理解(Comprehend),“连接是指提供安全、高速、经济且具有扩展性的通讯基础设施;收集是获取实时数据,并进行保护、管理以及适当分享;理解是指通过对数据分析更好地预测民众需求、提供服务。”

智慧手机如何和人交流?华为终端战略Marketing部部长邵洋介绍了下一代手机的中“万物可感、万物互联、人脑和智脑无缝合一、更为自然的人机交互界面”的概念:“智慧手机不仅会拥有更强大的智脑、实现人脑和智脑的无缝隙合一,还将具备语言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记录人和环境的变化,更加理解人的需求。其中,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全息技术将成为人机自然交互的关键技术。”

在现场,一款由名为Pepper的软银智能机器人引起众多关注。软银集团全球业务部副总裁大岛吾希洋介绍说:“Pepper可以融入一个家庭,它能够理解人的情感,给人提供信息、建议。例如它可以建议我应该穿什么,通过在网上搜索,看怎么穿才适合我……这样的机器人将会是下一代的智能终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