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
`
2012/10/8 09:15
中兴通讯全面登陆欧洲大陆
0
0

中兴通讯庞大的智能手机产品线上,在2010年上市首度将智能机价格拉到1000元区间的BLADE系列堪称近两年来销量最为庞大的国产智能手机,尤为独特是,BLADE系列走红的首站是在法国,在海外市场成功“试水”后才回归国内市场。

用中兴通讯西欧片区总经理蔺成的话来说,blade是中兴通讯真正意义上实现“海归”的一款成功产品。而在这“海归”的背后,则是中兴全球研发体系成型的结果。

中兴法国中心辐射欧洲

巴黎时间9月21日下午3时,本报特派记者来到位于法国巴黎92区布洛涅-比扬古的商务办公区。布洛涅-比扬古是巴黎郊区中人口最为稠密的市镇,也是雷诺等诸多跨国公司总部云集的高级办公区,中兴通讯西欧区域总部就坐落在其中一栋有着透明玻璃外墙、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办公楼中。

走入大楼,中兴通讯法国子公司品牌经理Francoise Robe已经在等待我们。根据中兴通讯目前的海外布局,法国目前是中兴通讯在西欧、北美市场布局的核心区域。而位于巴黎的法国总部同时也是中兴第四营销事业部的总部,在巴黎的这座办公大楼里办公的中兴通讯员工接近200人,承担着整个欧洲和北美区的行政、人事、财务和营销决策工作。

在办公楼的第7层会议室中,正在亚美尼亚出差的蔺成通过内部电话会议系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蔺成表示,由于法国在西欧的主导市场地位,中兴通讯目前在法国采取的是深耕细作的长期持续发展战略,关注客户需求和直面市场需求始终贯彻其中,这就要求中兴通讯在本地和法国电信等运营商高度合作,并在研发创新方面和运营商同步发展。从2004年登陆法国至今,中兴通讯已全面登陆欧洲大陆,突破了德国、比利时、匈牙利、奥地利等高端市场,获得越来越多全球高端客户的认可。

本地化突破市场门槛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最早一批留学生,蔺成从1979年出国留学到留在法国工作,至今已超过30年。

过去,每每谈及中兴的海外扩张过程,媒体往往将其等同于“农村包围城市”式的先占低端市场,再进军高端市场的策略。但蔺成直言,在欧洲这个成熟的市场里面,“农村包围城市”并不是特别适用;这是因为在欧洲的消费者人群中,消费者的总体需求都相对比较高,没有特别低端的需求,这就要求中兴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时就必须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才有可能在和索爱诺基亚阿尔卡特等欧洲本土设备商的比拼中取得优势。

从人员增速就可以看到中兴通讯西欧业务的发展势头。目前中兴通讯在整个欧洲已经有1200名员工,此外还有临时雇用的技术工人超过1000人,一般用于衡量公司国际化程度的人员本地化比率已经超过了70%。

事实上,对于绝大部分被外派到国外的中国籍员工来说,适应海外生活并不容易;这也是中兴必须走本土路线的一个原因。蔺成表示,对于中国员工来说,在巴黎这样生活压力比较大的国际化大都市里面都有点背井离乡的感觉,这些年下来,前前后后派到巴黎的就有200多人次,但真正能一直留下来的,也就不到10人。

尽管在人员本地化指标上已经“达标”,但在法国人的眼中,中兴通讯是不是已经被当做一家跨国公司看待了?蔺成告诉记者,当他回到国内,大家都觉得中兴通讯已经是个纯粹的跨国公司,在国内“走出去”企业中也是屈指可数;但当他回到法国,在不少法国朋友看来,中兴通讯仍然是有着比较浓的中国色彩的一家跨国公司。“这说明我们中国企业仍然还有自己探索国际化之路的空间,需要一边探索一边成长。”

全球研发体系发挥威力

衡量一个跨国公司的成熟,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产品和市场之上。其中,中兴和法国电信在智能手机开发上的成功合作,就是其全球研发体系开花结果的一个典型例子。

“Blade系列的最初设计是在深圳,而首发却是在法国,当时是orange的定制版本。”蔺成表示,Blade这款手机在法国成功的背后,实际上却离不开在法国电信的意见反馈下进行了数十项的改进,随后Blade在国内上市后化身千元智能机代表的V880系列,经过成熟市场考验的机型在国内也大受欢迎,是近两年来销售量居前三位的国产手机。而随后的Skate、近期热卖的Grand两个系列,也都采用了类似的方式。

事实上,中兴通讯在欧洲的布局之中,很大一部分人员就是从事这种“了解客户需求的研发”。目前,中兴通讯在瑞典设有研发中心,在荷兰和土耳其部署覆盖欧亚大陆的物流中心,并在法国、德国开通客户服务和培训中心,将本地化策略落实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在法国普尔捷的培训中心,4G LTE网络的实验在当地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在云计算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室,也已经拥有了几十人的规模。

这是中兴通讯全球化的好处,同一款产品可以先在成熟市场上测试完善,再拿到需求旺盛的新兴市场,在这种全球一体化的开发体系下,走的弯路也越来越短,离市场需求也越来越近了。

新闻链接

给“走出去”企业三建议

作为“走出去”西欧的先行者,中兴通讯在西欧的经验对后来者能够提供怎样的启发呢?蔺成认为,对于“走出去”企业来说,来欧洲发展之前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个人有三大建议,一是“不是必须要来”,二是“必须对市场有比较好的切入点”,三是必须做好“既来之则安之”的长期打算。

蔺成认为,首先欧洲市场虽然成熟度高,市场空间大,但实际上进入门槛也不低,并不是一个“必须要来”的市场。比如说,在国内市场卖一款手机,从南方卖到北方,要修改的地方也不多;而在欧洲卖通讯设备,法国,比利时、德国卖的可能都有所差异。之所以中兴要“走出去”,是因为中兴的规模已经到了必须国际化的地步,“不国际化没有出路了。”

其次要注重的是研究好市场切入点。蔺成表示,就中法之间来看,目前商业沟通渠道虽然很多,但如果不了解当地市场,贸然前来,那多半是要碰壁的。

最后一个忠告是企业想到西欧发展,需要有“长期策略”。西欧市场是一个成熟市场,短期效益不是太好,长期效益是有的。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