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
`
2025/8/19 08:51
分化的运营商“基本盘”:2C业务见顶 2H迎来“第二春”
0
0

C114讯 8月19日消息(苡臻)目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相继交出上半年成绩单。

其中,中国移动实现营收5438亿元,同比下降0.5%,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0%;中国电信实现营收2694亿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5.5%;中国联通实现营收2002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5.0%。从业绩来看,三大运营商营收呈微幅波动,净利润均保持5%左右同比增长。

在运营商的组织架构中,个人市场(2C)与家庭市场(2 H)基本被归纳在大市场口,是运营商的“基本盘”。但单纯的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基本盘”已经呈现出“个人增长乏力,家庭逆势上扬”的分化态势。2C受用户规模触顶、同质化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增速明显放缓,成为业绩承压的主要领域;2 H则凭借千兆网络普及、AI技术赋能及场景化服务升级,似乎带来“第二春”,展现出强劲增长活力,成为拉动整体业绩的重要引擎。

个人市场:增长承压,存量竞争白热化

曾经是运营商核心基本盘的个人市场,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增长困境。

从数据来看,三大运营商的个人业务增速已跌入低谷:以中国移动为例,其个人市场收入在2024年上半年(1H2024)为2551.79亿元,2025年上半年(1H2025)降至2447.27亿元,同比下降,虽凭借规模优势保持收入体量,但增长动能明显不足;

(中国移动2025年中期业绩个人市场数据)

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总量达4.33亿户,移动ARPU为46.0元,个人市场增速仅1%左右,近乎停滞;中国联通实现营收2002亿元,同比增长1.5%,虽未披露具体个人市场增幅,但整体营收的微增难以掩盖个人业务的疲态。

个人市场的“难”,根源在于多重结构性瓶颈的叠加。一方面,用户规模已触及“天花板”,前文提到,截至6月末,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1亿户,已超过我国人口总数,增量空间基本耗尽,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中国移动移动客户达到10.05亿户,净增56万户;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总量达4.33亿户;中国联通移动和宽带用户总量达到4.8亿,这样的用户规模下,新增用户的获取变得愈发困难。

另一方面,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携号转网政策的全面落地让用户流动性显著提升。正如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此前所提及的,携号转网本来是为了改善服务、让客户有选择权,现在反而演变成恶性竞争的手段,不合规、不正当竞争很多出现在携号转网上。

此外,个人通信服务的价值挖掘遭遇瓶颈,传统语音、流量业务增长见顶,流量单价持续走低,而新应用场景的探索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使得个人市场陷入“增收难”的困局。

尽管三大运营商通过“稳存量、提价值”策略,实现市场规模的稳固与客户价值的提升。如中国移动通过“网龄成长计划”“全球通升级计划”等精细化手段持续巩固规模,其移动ARPU保持行业领先,达49.5元,并且从单纯依赖号卡规模的运营模式,向基于客户需求的价值运营转型;中国电信以AI终端创新增强粘性,发布自研星小辰智能体赋能终端融智,推动AI反诈手机、AI中屏等智能终端规模发展,同时对视频彩铃等个人应用进行AI焕新;中国联通靠融合业务吸引用户,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出的客户品牌“联通沃派”产品广受欢迎,形成“通信+服务”的价值增长闭环。

但在整体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这些举措更多只能起到“稳盘”作用,难以扭转个人市场增速放缓的趋势。5G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中国移动5G网络客户达到5.99亿户,渗透率59.6%;中国电信5G网络客户达到2.28亿户,渗透率为65%;中国联通5G网络客户达到2.14亿户)虽带来一定价值增量,但尚未转化为突破性的增长动能,个人市场已从“跑马圈地”的规模时代进入“精耕细作”价值竞争的存量时代。

家庭市场:AI驱动智家升级,业务融合强体验

与个人市场的低迷形成对比的是,家庭市场似乎正带来“第二春”。

中国移动的表现尤为突出,上半年家庭市场收入达750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显著高于整体业绩,且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到人民币44.4元,同比增长2.3%;

(中国移动2025年中期业绩家庭市场数据)

中国电信2025年上半年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641亿元,同比增长0.2%,其宽带用户达到1.99亿户,宽带综合ARPU达48.3元,彰显出高价值属性;中国联通融合业务渗透率超过77%、客单价超过百元,联通超清、联通看家、云智手机和“智家通通”机器人等服务2.7亿用户,家庭市场已成为重要增长极。

家庭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技术升级与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从供给端看,千兆网络与FTTR组网的普及提速为家庭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中国移动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84亿户,净增623万户,其中千兆家庭宽带客户达到1.09亿户,同比增长19.4%,FTTR客户达到1840万户,同比增长264%;中国联通50%的用户选择“双千兆”服务,还推进宽带网络从千兆到万兆升级,覆盖5.7亿家庭,万兆光网试点达106个城市,为家庭市场增长奠定网络基础,这些网络能力的跃升让家庭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入口。

从需求端看,后疫情时代的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家庭娱乐等场景持续扩容,消费者对家庭网络质量和智能化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催生了对高速网络、智能设备、场景化服务的旺盛需求,推动家庭服务从“单一宽带连接”向“智慧生活生态”转型。

AI技术的深度渗透则为家庭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中国移动以“移动爱家”品牌引领,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融合经营体系,以AI为核心能力驱动智慧家庭升级;中国电信进一步升级“美好家”产品体系,为客户开启智慧新体验,让用户畅享安全家、健康家、娱乐家、低碳家、智能家等多场景智慧家庭应用,同时加快平台融智升级,以AI视联、AI物联为抓手,加快推进平台智能升级和内容填充;中国联通强化多应用集成与多场景融合,加快智慧家庭产品云化和智能化迭代,推出“智家通通”机器人等服务。

不难看出,家庭市场已从“带宽竞争”向“体验竞争”深化转型。千兆宽带普及、FTTR等新型组网方式推广、AI技术对家庭场景的深度渗透,以及“通信+AI+场景”的融合业务模式,共同推动家庭市场从“基础连接”向“智慧生活入口”转型。

技术升级+AI赋能+生态融合:行业发展的长期逻辑

透过三大运营商的财报数据,通信行业发展的长期逻辑愈发清晰。个人市场的增长乏力警示行业:依赖传统通信服务的规模扩张时代已结束,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打破增长瓶颈。

未来个人市场5G向5G-A的演进持续深化,5G-A以更快的速率、更低的时延将为个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应用体验,例如,中国联通已在330个城市实现5G-A规模商用。在家庭市场,万兆光网建设加速推进,为智慧家庭、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场景提供更强支撑。

同时,AI技术正全面渗透到个人与家庭业务的各个环节。例如,中国移动的AI驱动智慧家庭升级,中国电信的AI终端与场景创新,中国联通的智能应用覆盖,AI不仅是技术升级的关键词,更成为运营商挖掘需求、创造需求的核心能力。

融合发展则是提升客户价值的关键路径。中国移动从“号卡运营”向“客户、家庭价值运营”升级,中国联通融合业务渗透率超77%,都印证了“单一业务向多元融合”转型的行业趋势。未来,随着“通信服务+数字内容+智慧应用”的生态不断完善,运营商的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清晰展现了运营商的转型阵痛与希望。三大运营商在个人市场通过价值运营巩固基本盘,在家庭市场依托智慧化升级打开增长空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随着5G-A、万兆光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渗透,运营商若能持续深化个人市场的价值挖掘,同时放大家庭市场的场景创新优势,行业价值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