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
`
2018/5/9 13:54
信通院张海懿:5G承载标准应该求同存异 携手突破光模块瓶颈
0
0

C114讯 5月9日消息(岳明)在日前召开的“5G承载技术发展研讨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懿在演讲中指出,承载技术和5G本身是在同步发展和演进的,伴随着5G标准(SA/NSA)的逐步冻结,5G承载技术也在快速走向成熟。

张海懿认为,与4G时代相比,5G无论是在业务需求还是网络架构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超高网络速率、超低时延和大容量连接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需求折射到承载网上,也会对承载网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关于5G承载技术的选择,业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案,可以说有几种典型的承载方案在并行发展,每一种方案都在结合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存量网络现状,在有序的推进中。

比如,中国移动主导的SPN,采用创新的切片以太网技术和面向传送的分段路由技术(SR-TP),融合FlexE线路接口、切片以太网(SE)关键技术;中国电信等主导的M-OTN,则是面向移动承载优化的OTN技术,主要特征包括单级复用、更灵活的时隙结构、简化的开销等,目标是提供低成本、低时延、低功耗的移动承载方案。

张海懿表示,5G承载方案的推进,需要综合考虑运营商的网络特性和业务需求,以及成本等相关方面的因素。“在产业化的过程中,需要产业链的求同存异,共同推动,能够有更多的共识,能够共同的推动产业链往相同的方向去发展。”张海懿强调,无论是哪一种技术方案,低成本高速率的光模块,都会成为5G低成本广覆盖的关键要素。“5G时代对光模块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高速率,长距离及低成本和低功耗的要求是非常的迫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