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9/17 13:47
腾讯云升级发布运营商行业解决方案图谱,提供“连接+算力+能力”一体化服务支撑
0
0

9月16日,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举办。本次数智运营商专场以“新质生产力的崛起:AI+时代的产业革新”为主题,汇聚行业领袖、技术专家及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数智化技术助力运营商业务模式革新与生态协同发展。

腾讯云副总裁曹磊表示,“运营商作为整个数字化基建的主力军,尤其是在智算时代的主力军,腾讯作为科技平台公司,和运营商进行场景共创、能力互补和生态共赢,这一定是推动着产业加速发展的不二之选。”

聚焦“AI+”升级发布运营商行业解决方案图谱

当前,全球AI格局正在从技术研发的“单点突破期”迈入产业应用的“深度渗透期”,“人工智能+”正深入各行各业。运营商作为数字基建的核心参与者,迎来了业务增长的新空间,也面临技术与场景如何深度衔接、能力与价值如何高效协同等问题。

腾讯云运营商行业总经理张晋表示,AI正从“智能工具”演化成“共生伙伴”,并持续重塑产业格局。面对趋势,腾讯云将携手运营商和生态伙伴加速AI与数据融合、AI与场景融合、AI与流程融合,通过智能体平台、数据空间等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范式革新。

大会现场,腾讯云运营商行业解决方案总监秦若毅升级发布了《运营商行业解决方案图谱(2025)》,围绕云网融合、自主创新、人工智能、安全服务、数据服务、中资出海六大方向,分享腾讯云对运营商行业数智化发展趋势的观察,并贴合行业需求场景阐述解决方案,旨在助力运营商应对网络智能化升级、技术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创新、全球化拓展等机遇与挑战,同时为千行百业提供“连接+算力+能力”的一体化服务支撑。

联合信通院发布《智能体驱动的大模型系统工程与产业实践》

会上,腾讯云携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联合发布《智能体驱动的大模型系统工程与产业实践——电信运营商与云服务商的合作探索》白皮书。该报告系统梳理了全球AI大模型及智能体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首次提出以“智能体为核心”的大模型系统工程框架,并构建了行业首个成熟度评价体系,为电信运营商与云服务商的深度合作提供战略参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云计算部主任马飞表示,随着大模型的不断成熟,智能体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智能体的训练需要更关注大模型工具链、数据流、应用环境等,需要协同应用,甚至是多智能体协同,这便需要运营商同云厂商发挥各自优势,快速提升技术能力。

联合头部运营商打造数智化标杆案例及实践经验

聚焦运营商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实践与前沿探索,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塔亚信科技先后分享了各自在运营商数智化转型中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中国电信集团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互联网行业事业部二部总裁康宁分享了“云改数转智惠”战略下中国电信和腾讯的合作实践。能力共享方面,双方开放云网、安全、大数据能力,提升双方技术竞争力。解决方案方面,联合推出5G定制网+AI质检、QoS加速+云游戏等各种场景化解决方案,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共同为最终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中国联通国际公司商企部总经理聂鑫带来了中国联通在国际化方向的探索分享。他介绍,中国联通与腾讯在海外持续深化合作,通过腾讯混元大模型以及AI Agent应用服务企业。未来,联通希望跟腾讯共建AI能力图谱,继续服务于企业出海。

中国移动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智慧运营中心副总经理金镝带来了《构筑坚实人工智能基座,赋能产业AI+创新发展》主题分享。中国移动聚合生态力量共同打造的AI开源开放创新载体“焕新社区”,汇集了2000+智能算力卡和370+开源模型,腾讯作为重要合作伙伴,积极支持社区建设,已在焕新社区发布HunyuanVideo、Hunyuan3D、Hunyuan-7B等多系列最新模型共计39个。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平台创新中心总监贾军伟分享了AI 智能体驱动中国铁塔数字能源应用升级的相关实践。他表示,中国铁塔与腾讯云共同打造的大模型精调平台,在后续工程化应用过程中陆续发布更新,同时公司还将联合腾讯云等生态伙伴,在AI营销增长、AI Agent等方面共同推进数字能源AI场景落地。

亚信科技数网事业部副总裁肖东君分享,数据空间正在成为数字化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聚焦数据要素的安全高效流通,亚信科技和腾讯云共同推出了可信数据空间联合解决方案,通过流通服务平台、数据空间、数据终端、云网及区块链基础设施促进数据流动、使用和聚合。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意见》提出实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倡导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加快服务业从数字赋能的互联网服务向智能驱动的新型服务方式演进。作为运营商行业的“数字化助手”,腾讯云将不断更新产品能力,提供更加完善的行业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行业实现高质量的产业跃迁。

C114中国通信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汪先生)。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