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1月13日消息(颜翊)在今日上午举行的2025年6G发展大会上,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发表主题演讲称,预计从2030年起,6G将在中国、欧洲、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印度、日本、韩国、美国、越南等地将率先实现商用。到2040年,6G连接数有望突破50亿,占全球总连接数的50%以上。这一预测表明,6G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她同时强调,在6G发展的过程中,5G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挥关键作用。

坚持“两步走”:先夯实5G,再迈向6G
针对6G演进路径,斯寒介绍了GSMA倡导的“两步走”战略:
第一步是充分释放5G潜力。只有把5G这张网建稳、用实,真正服务于数字社会,兑现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承诺,才能为后续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步是顺势迈向6G。当5G的价值被全面激活,6G的发展将是水到渠成的自然延伸。对此,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驱动、投资引领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已成为全球典范。
需求与供给双轮驱动
斯寒指出,面向6G,需求侧与供给侧将持续互动、协同跃升。随着智能体、机器人等海量终端接入,对网络能力提出了巨大的增长需求。
与此同时,供给侧正通过AI原生网络(AI-Native)、增强型Massive MIMO、非地面网络(NTN)等新技术提升效率。
正是这种供需两端的协同创新,将持续驱动网络能力的全面提升。
频谱是6G基石,WRC-27是关键里程碑
同时,6G的发展,离不开优质频谱的科学配置。斯寒表示,未来五年,全球移动流量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展望2030至2040年,为满足高密度区域的连接需求,平均需新增2至3GHz中频段频谱;而在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地区,频谱需求甚至可能达到4GHz。
她特别强调,2027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7)将在上海举行,届时将就6G所需的关键频谱议题做出历史性决策。会议将审议7-8GHz等中频段用于IMT系统的可行性,并推动手机直连卫星相关频谱落地。
6G终端将成智能枢纽
斯寒介绍,GSMA已发布《6G终端愿景白皮书》,提出九大典型应用场景和六大典型能力。未来的6G终端不仅是通信工具,更是具备端侧AI能力、支持虚实融合的智能中枢。
而6G终端的发展,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唯有开放合作,才能支撑终端技术的持续迭代,满足未来多样化、智能化的应用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