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乃至全广东省手机资费的下降幅度本身就领跑于全国市场,漫游费也不例外。”深圳联通一位相关负责人昨日告诉记者,虽然深圳几乎所有移动品牌的漫游费都将在1日有所“动作”,但事实上,即便不下调,深圳的漫游费也几乎全部低于信产部刚刚公布的最低上限标准,“有些套餐内的费用甚至低于正常的市话费”。
深圳运营商一位中层领导告诉记者,由于深圳资费的“桥头堡”作用,深圳的漫游费此次虽然几乎都有下调,但幅度可能会小于国内其它一些地区。据深圳联通一位G网负责人介绍,深圳联通此前其实已经通过优惠套餐、加拨接入号、大礼包、优惠购机等多种方式,“在事实上大幅降低了客户的手机漫游通话费支出,部分客户甚至享受到漫游通话费全免的优惠”。
以GSM网络为例,2007年8月,世界风品牌推出的积木式套餐就已经为用户提供了省内漫游被叫免费的优惠,省际漫游也可以通过积木式叠加特服包享受最低达到主被叫0.28元/分钟的优惠;有些品牌的省内最低(拨出)费用已经降到了0.19元/分钟全包。
其实从去年开始,深圳的两大无线运营商就已经开始在资费领域高调降价,都陆续推出了几乎涉及到所有品牌的套餐优惠、漫游优惠以及接听优惠。深圳移动公司相关人士也表示,移动公司的三大品牌近两年相继推出了很多套餐优惠,很多都实现了接听免费。如全球通品牌,绝大多数套餐的优惠分钟数已经包含了“本地主叫、省内主叫、省际主被叫和香港主叫”,这里面的优惠既包括了接听也包括了拨出,还包括了长途漫游,优惠幅度已经不能简单地用数字来计算。
市民反应
六成用户期待再次下调
昨日,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有接近一半的深圳手机用户对漫游费上限下调表示“赞同并接受”,此外有三成受访者认为“不合理,还应该再降低”,更有用户甚至建议“直接取消”。16位被访者中绝大多数都使用了手机优惠套餐。这些用户均表示在漫游费下调之后,“哪种计费方式便宜就使用哪种”。
深圳一家国企电力部门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出差在外,该打的电话还是要打,只是心情会受到影响,有时考虑到漫游费的问题,不得不长话短说。”记者发现,有三成被访者选择用多发短信的方式来协调高昂的通话费问题,更多的受访者则选择“用IP电话进行沟通”。近六成被访者选择“对未来漫游费的再一次下调很期待”。
经常出差的国企中层领导毛先生为漫游费下调叫好:“手机费用下调是趋势,大家都用得起才合理。”但同样经常出差的久邦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公关专员吴先生则认为,其实漫游费只占到了手机话费中的很少一部分,“没有多少人会经常出差。相比之下,我更关心什么时候能实现单向收费。”在深圳大学传播系上大四的李丹丹则表达了自己的担心:“运营企业会不会拆东墙补西墙?漫游费下调了,企业收入减少了,他们会不会借机增高其他项目的费用来补回”
记者了解到,就在漫游费调整方案出台后,国内一家大型网站曾进行了一次有7万人参加的网络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网民不认同漫游费调整最终版本,理由主要是并没有彻底下调漫游费。
行业影响
电信市场格局不会撼动
漫游费上限的降低会不会对电信市场格局产生影响?记者通过有关途径了解到,国家信息产业部清算司认为,此举会进一步强化移动电话对固话业务的分流趋势。但两部委推动此举的真正目的,其实是缩小漫游费与本地通话费水平之间的价差,调节消费者与电信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让电信行业的发展成果为全社会共享”。
一位在深圳运营企业里工作了6年的资深人士认为,降低移动漫游费上限,对移动的影响不会超过5%,而且移动完全有能力通过话音业务的增加弥补损失。同时,漫游费上限下调,对中国电信等固网运营商的影响也较为有限。总之,只要没有完全取消漫游费,几大运营商的利润点仍旧可以实现平衡。
他预测,其实中移动反而是此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因为漫游费上限下调,可以帮助移动从固网运营商吸引更多的用户,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
部门说法
漫游暂不能实现“单向收费”
记者获悉,在漫游费上限标准出台后,就消费者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信产部清算司日前公开作出了一些解释。
问:目前本地通话已基本实现了单向收费,为什么漫游费上限调整方案中被叫还收取费用?
答:最终方案已考虑本地单向收费因素,漫游状态被叫收取的费用是长途费用。例如,一北京用户A漫游到上海,北京的另一用户B在北京拨打A用户,B用户并不知道A用户已漫游到上海,B用户支付的费用只是本地通话费;A用户接听电话需要占用长途,发生长途费用,若由B用户支付则不尽合理,因此长途费用应由A用户承担,所以国内漫游状态下被叫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问: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漫游优惠方案,新的上限方案为什么不能参照现行资费方案中较低的漫游费制定?
答:现行企业制定的优惠资费方案中,漫游通话费较低水平的,一般都附加以月功能费、最低消费等限制条件,是给漫游通话量较大的少数用户提供的优惠价格,并不适用于所有消费者。上限调整是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的最高价格,惠及面大于企业推出的各种漫游资费优惠方案。
漫游费调整事件簿
1月2日 信息产业部在官方网站上公布消息,透露发改委、信产部拟于1月下旬举行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听证会。
1月11日 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两个方案公布。
1月22日 听证会如期举行。会议共聘请正式听证代表18位。
2月5日 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邀请专家,就标准问题再次进行了座谈。正是这次座谈,确定了漫游费上限下调的最后思路。
2月13日 千呼万唤的漫游费上限新标准正式出台: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主叫上限标准降为每分钟0.6元,被叫上限标准降为每分钟0.4元。占用国内长途电路不再另行加收国内长途通话费。
2月27日 信产部再次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规范电信资费方案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电信企业“应考虑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多种资费方案供用户选择”,此外还要求电信企业的“资费方案结构应简单清晰”,“鼓励简化资费结构采用单一费率方式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