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无线通信
2013/2/21 08:37

运营商Wi-Fi收费前景模糊 盈利需要创新模式

通信世界网  王熙

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给运营商带来海量的数据流量。这一方面成为了运营商推出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动力,一方面更考验着运营商网络的承载能力。

市场研究公司AnalysysMason近期发布的一份Wi-Fi市场报告称,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无线和有线电视运营商正在部署Wi-Fi网络。报告还指出,89%的宽带服务供应商已部署了Wi-Fi网络,以分流其无线流量或拓展其服务。其中40%的服务供应商称,他们认为Wi-Fi不仅仅是分流和疏通拥挤网络的手段,而且还是向其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一种手段。然而,谈到WiFi收费,抑或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转移支付,仍然在摸索中前行。

而目前,已有诸多网络运营商开始Wi-Fi网络货币化。事实上,在这项调查中,57%网络运营商表示,他们正在通过无线网络来赚钱。大型有线或者无线网络服务商已经表明,他们将向Wi-Fi收费。

  设备投入成本高迫使免费Wi-Fi终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约为3.15亿)。这些数据都充分表明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服务需求正处于空前高涨阶段。而这其中,Wi-Fi则在承载数据业务流量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而近期,作为中国三大运营商之一的中国联通已宣布Wi-Fi免费服务的时长截止到2012年年底。而广东移动也宣布,从2013年1月起将调整其Wi-Fi收费模式,从过去的“全球通用户免费”改为“全品牌开通Wi-Fi的客户每月获赠省内1小时Wi-Fi免费时长”。中国电信也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Wi-Fi时长卡,用户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多种在线支付方式,直接以手机短信或网页的方式获取WiFi账号。得到账号后,用户可在全国所有天翼宽带WiFi网络热点内立即使用,开启了Wi-Fi收费时代。

而从2005年,美国费城部署全球第一个无线城市开始,Wi-Fi的商业模式 问题一直困扰运营商,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运营商也在不断探索,但真正通过Wi-Fi盈利的几乎没有。运营商更多的将Wi-Fi与现有业务绑定销售,实现业务增值,提升竞争力,增加用户黏性。

但这种收入与回报不匹配的模式,让运营商困扰。在网络部署过程中,运营商建设一个庞大的Wi-Fi网络,需要动辄上亿甚至百亿的资金投入,每年维护费用也是个惊人数字。

然而,在Wi-Fi发展早期,运营商普遍采用免费模式,这让运营商不得不在长时间内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在此背景下,运营商开始倾向收费模式。

比如中国移动公布的2012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期内无线上网业务总流量为6260亿MB,其中移动数据流量为2001亿MB,Wi-Fi业务流量为259亿MB。也就是说,Wi-Fi产生的流量已大幅领先于2G/3G数据业务。花费了大量资金建设网络,目的就是为了创收,那么应如何把这部分增长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收费是最直接方法。但是已经习惯了享受免费大餐的用户们,会突然接受收费的现实么,而用户对收费服务更“苛刻”的要求,运营商们能满足么?消费者也许不会太在意免费服务的质量,因为毕竟是不要钱的。但既然开始收费了,Wi-Fi的速度、信号、会不会断线等细节问题,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三大运营商Wi-Fi布局尚未合格

自今年初就有媒体报道,从2011年开始,国内运营商便大举建设Wi-Fi网络。截至2012年底,中国移动已经形成了378万个热点;中国电信按照计划,2012年底的热点数量约达到90万个;中国联通2012全年新增Wi-Fi热点数30万个,在此之前其Wi-Fi热点数量极少,远不及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城市公共场所的Wi-Fi,按搭建主体不同,分为运营商建设和商户、机构、个人自建等类型。其中,有些是公用免费的,有些是VIP热点向特定群体开放的,有些则是收费的。三大运营商基本都是在无线城市、智慧城市等整体策略的框架下部署,成本消耗巨大,而覆盖有限。

而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比,有媒体也总结中国三大运营商Wi-Fi属于“不合格 ”,热点少,难寻找,链接不上等问题存在,缺乏盈利模式,产业链混乱。

除此之外,资深电信分析师、专栏作者李建昆认为 由于运营商内部的思路也不太清晰,对Wi-Fi的未来发展认识不足,担心Wi-Fi投资收不回来,进而影响3G业务营收等等。其实,运营商应该认识到,无论以何种方式接入你的网络——3G、有线宽带、无线Wi-Fi等,只要用户对你的网络布局产生心理依赖,盈利只是迟早的问题。

借鉴海外运营商 盈利需要创新模式

李建昆还提到,Wi-Fi网络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这种技术的局限性使它很难达到3G、4G网络那样的高度。因此,对于国内运营商而言,Wi-Fi直接收费并非最好的营收途径。运营商应该善于通过其他形式获得收益。国外运营商推广的套餐折价赠送、用户数据收集、发送广告优惠等方式值得借鉴。对此,海外运营商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以美国最大运营商AT&T为例,该公司在美国免费提供了数千个无限制的Wi-Fi热点,并在“国际数据计划”中增加了免费漫游服务,规定用户只需支付60美元就可以额外获得1GB的数据使用量,而在此前,60美元仅能获得300MB的手机数据流量。在性价比上,用户当然会选择Wi-Fi。

在日本,Wi-Fi热点已经延伸至东京部分出租车,乘客出行时也能随时上线。日本电信电话-多科莫公司正开始为东京最大出租车企业东京无线公司的820辆车安装无线路由器,把移动电话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参与试点的车辆占东京无线公司所有出租车的约20%。即便乘客并非日本电信电话-多科莫公司用户,他们也可免费享用这项Wi-Fi联接服务,直至明年3月31日。

届时,只要看到车身为黑色而非绿色的出租车,车后窗玻璃一侧粘贴红色、写有“Wi-Fi”的小标签时,那便是可以免费Wi-Fi的出租车了。不过免费试用期过后,这家移动运营商打算以1万日元(约合120美元)的价格出售“Mi-Fi”路由器,用户以包月价4410日元(52.7美元)无限享用这项Wi-Fi联接服务。

另一种较为先进的盈利模式来自中国香港。香港电讯管理局数据显示,香港目前共有约8000个免费无线上网热点,除了政府提供,多数还是由商业运营的约17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提供。

在运营模式上,香港实行“官商合作”的发展战略,Wi-Fi网络先期建设由运营商投资,然后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购买的免费服务涵盖了如公共图书馆、公园等公共场所;至于非公众场所如商场、酒店、餐厅等,则由运营商进行盈利运作,成本则由商场等自行消化。由于香港商业发达,竞争激烈,大多数商场很愿意承担这笔费用。

由此可见,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运营商可以通过尝试Wi-Fi商业模式的创新来探索Wi-Fi发展新的经营之道。随着Wi-Fi网络建设的加速,热点会越来越多,基于无线上网的Wi-Fi创新应用也一定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