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25/5/16 14:24

从F5G到F5G-A:华为50G PON全场景方案助力运营商领跑AI时代

C114通信网  蒋均牧

C114讯 5月16日专稿(蒋均牧)从烽火狼烟到驿马传书、从电报电话到万物互联,每一次通信技术的跃迁都在重塑世界的运行法则。如今,AI浪潮席卷全球,一场由万兆光网引领的“确定性体验革命”正悄然拉开帷幕——这不仅反映在网速的飙升,更关乎人类社会拥抱AI、重构方方面面的进程。

作为长期深耕光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华为对此有着怎样的思考?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就在CIOE中国光博会与C114联合举办的“2025中国光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线上研讨会——“50G PON:开启万兆光网商用浪潮”专场,华为光接入产品线首席架构师徐帆发表了《从F5G到F5G-A,50G PON加速万兆商用》的主旨演讲,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全光万兆时代图景,以及将之实现的路径。

万兆启航:从“联接时代”到“体验时代”的范式跃迁

“百兆上网、千兆上云、万兆入算”,AI时代的到来,驱动了宽带基础设施的新一轮演进升级。家庭场景中,8K裸眼3D、云游戏、全屋智能等新兴应用对带宽提出“永不满足”的渴求;工业领域,数字孪生、AI质检、远程操控等场景需要微秒级时延与纳秒级抖动的极致保障。

徐帆援引工信部数据指出,自2021年“双千兆”行动计划启动至今,中国千兆用户已突破3亿,FTTR部署超4000万户,行业应用实践逾2.5万例。这样的深厚基础,亦为万兆光网的启航铺平了道路。

2024年,上海电信发布了万兆云宽带小区,标志万兆光网步入商用建设期。截至目前,全国已涌现出超14个万兆之城,有50多个省份运营商试点和发布50G PON业务、30多家省级运营商发布了Wi-Fi 7 FTTR产品和套餐。

万兆不是数值的线性延伸,而是体验维度的质变跃迁。以《黑神话》云游戏为例,在广东某运营商的万兆云宽带试验中,融合边缘云技术将4K/120帧的游戏时延压缩至5毫秒,画质与本地RTX 4090显卡相当,用户需缴纳的月费却不足百元;相比之下,传统公有云游戏在20~40毫秒时延下仅能提供1080P/60帧体验,而本地高端PC的购置成本高达数万元。

同时,万兆光网更为创新业务带来了无限可能。包括使能极致流畅云交互,比如超高清云游戏的全球潜在用户近3亿,创造的收入空间每年高达65亿美元;实现类本地瞬时响应,比如极速云NAS满足了全球超100亿云盘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年增幅超30%;支持8K 3D视感升维,比如3D视感的升维让观影、展示等场景焕发出全新的魅力,AI辅助的2D转3D设备数量已达3~5000万;保障高保真无损图像传输,像是工业AOI大幅提升了检验效率,每年的市场增幅高达20%。

50G PON破局:华为全光品质接入网支持平滑演进

50G PON技术无疑是推动这一切变革的关键力量。那么在万兆升级过程中,现有ODN(光分配网络)基础设施如何兼容?GPON、10G PON与50G PON三代技术如何共存?确定性体验如何实现?华为给出的答案是“平滑演进”。

徐帆诠释称,基于“三模合一”的光模块设计,现网GPON体系设备无需更换光纤即可从GPON/10G PON平滑升级至50G PON,实现ODN基础设施“零改动”;对于EPON体系,通过窄频EPON、10G EPON及50G PON的三代共存,实现了50G PON技术及标准路径的归一,同时网络能力可以满足未来万兆高质量业务发展诉求;50GPON32dBC+光功率预算是网络平滑部署的关键诉求,受限于当时技术评估的时效性,ITU-T标准存在对称C+/C+b两个选项,当前产业技术实现突破,已可收敛到C+选项,通过DML技术实现对称终端,实现系统部署兼容性及成本最优化。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微秒级时延技术的突破,通过密集时分复用与硬切片技术,华为将网络时延从125微秒降至3.9微秒,抖动控制达纳秒级。

当前,华为以50G PON技术为核心已经构建了全光品质接入网,在带宽上做到千兆向万兆的跨越,充分释放了光纤的潜在价值,同时融合了iMasterNCE、AI使能应用、端云存储等技术、功能,带来“算网一体、确定性体验、万兆接入”等显著特征。

在此基础上,华为发布了50G PON全场景解决方案,包括全场景50G PON万兆终端、业界首个全系智能OLT、业界首款16口高密50G PON SFP,助力运营商在AI时代持续领先。

场景裂变:全光万兆重toHtoB商业逻辑

技术突破终需落地到具体的场景。华为与领先运营商一起,沿toH、toB两条线加快万兆场景探索,而一个个场景也都孕育出了独特的商业叙事。

家庭场景,从FTTR到FTTR+X“AI一个家”,打造智慧家庭AI服务中枢:FTTR将家庭内网升级为万兆底座,华为赋予了其更智慧的“大脑”。星光F60终端融合AI小模型与云端大模型协同,实现网络自优化、存储智能化与安防主动化。AI使能网络,使家庭Wi-Fi并发性能提升20%,故障远程闭环率增加20%;AI使能应用,AI相册、3D观影等增值服务为运营商带来实实在在的ARPU提升;AI使能运营,使潜客识别成功率三倍提升,并做到故障的智能诊断。

企业场景,“五融”升级,全光智联打开运营商增长新空间:面向小微企业,华为推出FTTO B50解决方案,将光纤延伸至办公桌面,支撑300+终端稳定并发。更值得关注的是“五融”升级——融云、融安、融算、融视、融网的架构,让运营商从“管道商”蜕变为“一体化服务提供商”,开辟云安全、智能加速等新的收入增长空间。

泛智慧园区领域,华为联合某三甲医院部署的FTTR-B解决方案,通过Wi-Fi 7回传实现医疗影像秒级加载,让远程会诊突破时空限制;在工业智能制造场景,某电子制造企业利用50G PON搭建的数字工厂,将AOI质检环节的误报率从3%降至0.5%,生产效率提升40%;城市数字化方面,上海、北京等越来越多城市依托运营商搭建的万兆光网底座,支撑起覆盖全城的智能感知系统、数字孪生系统,让“城市大脑”真正实现“一网统管”。

从F5G到F5G-A,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极致的网络体验,更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根基。站在AI时代的入口,是时候加速50G PON万兆商用,点亮迈向智能世界的“最后一公里“。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