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3G上发展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国际化因素,只有中国移动等少数运营商参与,手机厂商以及芯片厂商也缺乏热情,导致整个行业成熟过慢。
在TD-LTE发展过程中,中国移动将国际化作为主要参考因素。在去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就联合日本的软银、英国的沃达丰、美国的Clearwrie以及印度的Bharti等运营商代表共同发起成立GTI(全球TD-LTE发展倡议组织)。截至今年1月,加入这一组织的成员已达38家。而在网络发展方面,目前在全球已建成33张TD-LTE实验网。
但有电信专家表示,国际上对TD-LTE比较感兴趣的,大部分为规模较小的运营商。这一制式的规模还没有起来,很多运营商还在观望。因此,这些国际运营商对TD-LTE国际化很重要,发展得不好,就会影响到国际市场对于TD-LTE的信心。
为了给国际市场以信心,中国移动在今年2月27日下午召开的GTI高峰会议上公布了TD-LTE三年规模部署计划,预计到2014年,全球建成超过50万个TD-LTE基站,覆盖超过20亿人口。
开启中国通信技术的破冰之旅,对我国信息行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广东移动总经理徐龙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推动TD-LTE的国际化进程,建立国家战略层面的协调机制,统一解决TDD-LTE产业化、商用和国际化推广的问题。”
但中国移动主导的4G技术要想获得全球认同,并不会顺利,接下来将面临TD-LTE商用部署的频率、终端、芯片等多项关键问题。
日前,德银在报告中调整了对中国移动2012年的预测,认为中国移动近期股价强劲,是因为市场看好TD-LTE技术的未来,但工信部现时政策主要还是平衡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市占率,估计国产4G要三年后才能全面推出,且能否在全球普及亦存在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