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自2001年世界上第一个UMTS网络在马恩岛投入运营以来,据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Global mobile Suppliers Association,简称 GSA)的统计,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的482张UMTS网络投入运营, UMTS成为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的无线宽带通信技术。
截止目前,全球UMTS用户已经突破13亿。据GSA的统计,未来UMTS用户还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5年,UMTS用户将突破34亿。
未来十年,UMTS将占据MBB(移动宽带)时代的绝对主流,而UMTS的长期演进将持续推动MBB时代的发展,为提高用户体验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
UMTS 演进之路
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成立于1998年,作为蜂窝移动通信标准的领导者和权威,以及GSM、UMTS和LTE等移动通信制式的标准化制定组织,3GPP对UMTS的技术演进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Plus) ,HSEPA(High Speed Enhanced Packet Access)和UMTS-A(UMTS-Advanced)。
2005年至2009年底,3GPP 对UMTS HSPA+进行标准化定义。相比之前的HSPA技术,HSPA+技术不仅使UMTS的空口能力演进至84Mb/s,还通过优化空口信道的使用效率对上下行的用户连接数进行了大幅的提升,使UMTS网络具备了演进至“语音+数据”MBB基础网络的能力。
2010年至2013年,3GPP致力于UMTS基于HSPA+的技术演进,并完成HSEPA阶段的标准化定义。HSEPA将UMTS空口能力提升8倍至672Mb/s,且进一步强化密集城区热点场景下UMTS承载海量数据的可应用能力,使UMTS具备了演进为MBB最佳大容量解决方案的能力。
2012年12月, UMTS-A阶段的3GPP标准化演进拉开序幕。通过S-UMTS(Scalable UMTS)、Uplink Enhancement(上行增强)和Hetnet(立体异构网)等技术,这些技术将进一步提升UMTS网络的可接入用户数以及承载效率,最终实现UMTS-A的频谱效率与LTE-A看齐的目标。
业界积极推动HSEPA标准化进程
3GPP将UMTS的演进方向和产业链上下游都需要遵循的新技术规范进行了标准化,而用户移动宽带需求的不断增长又推动着UMTS产业链应用新技术的加速成熟。例如DC-HSDPA技术于2009年完成标准化,在2012年随着iOS、安卓和微软智能DC终端的规模上市,DC产业链成熟且大规模进入消费者市场。
随着2012年12月巴塞罗那RAN(Radio Access Network)全会的结束,HSEPA各个技术点的标准协议制定工作基本结束。HSEPA中的8C-HSDPA和DL 4*4 MIMO 技术可以达成672Mb/s的空口能力;Multi Flow HSDPA可通过邻小区的载波聚合,显著提升用户在小区边缘的速率感受,UL TxD 和Further Enhanced CELL_FACH技术将提升UMTS空口效率,提升小区用户连接数。
移动宽带的快速发展和用户数据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决定了HSEPA在未来3-5年将成为UMTS的主流新技术。
华为通过在3GPP标准组织担任主席、副主席、董事等多个重要职务,积极推动HSEPA的标准化进程。华为在3GPP Rel10和Rel11共提交提案超过1300篇,提案数和提案通过数均位列前茅。华为主导立项的课题包括UL TxD, HetNet(立体组网)和MF-HSDPA(Muiti-Flow HSDPA)等。在现有多种无线网络制式共存的背景下,HerNet旨在提升网络协作和融合效率。MF-HSDPA作为创新性的演进技术,将使运营商在现有UMTS网络中,无需进行大规模的硬件改造,通过网络和手机的软件升级,就可以应用邻小区间的载波聚合技术,大大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下行速率感受。
华为以深厚的积累、创新的技术和行业前瞻意识积极参与了所有主要课题的标准化工作,成为UMTS演进最主要标准贡献者之一,并将继续和产业内合作伙伴加强协作,推动UMTS演进的商用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