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为《邮电设计技术》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电设计技术》编辑部
摘 要:面向无人机监管、水域航道监管等新业务的发展需求,基于毫米波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可赋能 5G-A 网络从互通信息到感知探测的能力扩展。从通信感知一体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出发,介绍了感知的关键指标,重点分析了通感一体化网络的关键空口技术、网络架构、组网方案,给出了毫米波通感一体化试点测试情况,最后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毫米波;通感一体化;组网
doi:10.12045/j.issn.1007-3043.2025.01.005
前言
2024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为经济发展带来了蓬勃驱动力。各地政府也持续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低空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政策法规的陆续施行,如何切实落实法规要求,利用新型信息通信技术,保障常态化无人机低空飞行的可靠监管,成为确保低空飞行安全可控的重要一环。要实现低空监管大范围全覆盖,传统的单一雷达方案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城区遮挡较多、需要大量的雷达站址和建设成本、功率大、雷达与通信信号互相干扰、频段难申请等。因此,有必要研究通信与雷达深度融合的技术,为低空监管提供强力支持。
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简称通感融合或通感一体化,是5G-A/6G的重要创新技术之一,该技术基于软硬件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可在同一套基站设备、同一张网络中同时具备通信与感知功能,实现一网两用。通过建设规模化的低空监管通感网络,可以实现地面与低空的一体化覆盖。通过打造数字化监视服务平台,为无人机监管、反制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但与此同时,当前通感一体化技术研究存在技术路线不统一、组网应用难度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分析技术难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技术标准,为通感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基础。
本文首先探讨了通感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场景,分析了基于毫米波的通信与感知的指标要求;然后探讨了毫米波通感一体化空口波形技术与资源复用方案、网络架构以及组网技术,并给出了试验网测试结论;最后对未来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