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门户-论坛-人才网-百科-IDC产业联盟

移动版-English


6G —— 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

2019年3月,全球首届6G峰会在芬兰举办,商议拟定了全球首份6G白皮书,明确6G发展的基本方向。6G白皮书认为,与从1G到5G的前几次移动通信技术换代类似,6G的大多数性能指标相比5G将提升10到100倍。

6G时代加速来袭 与通感算智“并驾齐驱”

近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2025年要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优化,推动5G演进和6G技术创新发展。随着2025年的开启,6G时代已近在咫尺,6G催生的全新业态有望带来更多惊喜。6G发展势在必行我国早在2019年便成立了中国IMT-2030(6G)推进组。2021年,又重磅发

https://www.c114.com.cn/wireless/2935/a1281598.html - 转载 - 2025-1-8

中国移动刘光毅:6G无线网通算融合将基于云原生理念实现

刘光毅指出,5G已经在从通信范畴向更多领域和更多能力维度拓展,6G将会向通信、感知、计算、AI、大数据、安全一体融合的目标去迈进。

https://www.c114.com.cn/news/118/a1281555.html - 原创 - 新闻 - 2025-1-8

三星Galaxy S25系列升级16GB内存 力保AI体验

为了给消费者更好的AI体验,三星Galaxy S25系列还会进行硬件规格升级,会提供16GB RAM的大内存版本,从而可以部署参数更高的AI端侧大模型。三星方面已经确认,将在1月23日举办Galaxy Unpacked活动,三星Galaxy S25系列手机将会在此时发布。据悉,S25系列依旧会在AI

https://www.c114.com.cn/news/51/a1281440.html - 转载 - 新闻 - 2025-1-6

专访 | 中国移动研究院张书园:服务化RAN是未来网络架构设计的关键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6G前沿技术与趋势论坛现场,C114采访了中国移动研究院主任研究院张书园先生。他表示:基于云原生技术的端到端服务化架构是打造网络全场景适应能力的必要技术手段。全服务化网络架构,需要具备灵活性、高共享性、高开放的网络特性,便于实现基站按需部署、服务按需生成、资源按需分配、网络智能演进

https://www.c114.com.cn/video/5918/a1281349.html - 转载 - 2025-1-3

专访 | 中兴通讯段向阳:6G技术5G化,网络协作通感是重要方向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6G前沿技术与趋势论坛现场,C114采访了中兴通讯副总裁段向先生。他指出,无论是从技术演进、应用驱动,还是商业模式探索等多个维度来看,通感融合都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将会给运营商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通感融合基础设施需要做到更加灵活的可配置、可重构,在不影响原有通信性能的同时,实现感

https://www.c114.com.cn/video/5918/a1281348.html - 转载 - 2025-1-3

专访 | vivo丁圣利谈通感融合:感知功能必须以最小的代价来实现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6G前沿技术与趋势论坛现场,C114采访了vivo通信研究院6G专家丁圣利先生。他表示:通感一体化系统一定是以通信服务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供尽力而为的感知服务。因此,感知功能必须以最小的代价来实现,包括:尽可能少地增加额外硬件(最好不额外增加硬件),尽可能少地占用现有通信系统的时、

https://www.c114.com.cn/video/5918/a1281333.html - 转载 - 2025-1-2

专访 | 中关村泛联院副院长许晓东:需要找到6G与AI 融合的平衡点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6G前沿技术与趋势论坛现场,C114采访了中关村泛联院副院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许晓东先生。他表示:AI可以持续快速迭代,但6G标准却有着自己的时间窗口。AI的引入需要系统考虑网络本身的可靠性、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成本功耗等问题,寻找最佳平衡点。作为6G和AI深度融合的关键使能技术和

https://www.c114.com.cn/video/5918/a1281329.html - 转载 - 2025-1-2

专访 | 中信科移动王胡成:空口大模型用例值得期待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6G前沿技术与趋势论坛现场,C114采访了中信科移动王胡成先生。他表示:从AI for NET角度,AI已经逐渐渗透到网络的各个层面,显著提升了网络的性能和灵活性;从NET for AI角度,6G网络将极大扩展AI的能力和服务,真正实现AI的无处不在。面向6G网络,特别是物理层,空

https://www.c114.com.cn/video/5918/a1281327.html - 转载 - 2025-1-2

专访 | 中信科移动徐晖:技术与应用双重驱动 通算融合迈入快车道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6G前沿技术与趋势论坛现场,C114采访了中信科移动创新中心技术总监徐晖。她表示:面向未来6G时代,沉浸式通信、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等业务场景,都对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算力成本以及可获得性也在快速下降,通信与算力的深度融合已经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https://www.c114.com.cn/video/5918/a1281324.html - 转载 - 2025-1-2

专访 | 中信科移动索士强:通感融合关键是要实现1+1>2效果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6G前沿技术与趋势论坛现场,C114采访了中信科移动创新中心副总经理索士强先生。索士强表示:通感融合的关键在于复用,从最早的复用一套天线,到后来的硬件复用,以及频谱资源复用,实现通信与感知两个系统、两个场景、两种需求的深度融合。对于系统设备厂商而言,关键是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助

https://www.c114.com.cn/video/5918/a1281323.html - 转载 - 2025-1-2

NTT docomo欢呼6G早期里程碑

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宣布了6G的开始,称6G无线接入网(RAN)级别的研究项目在最近的3GPP小组会议上获得通过,是迈向下一代移动技术的重要里程碑。

https://www.c114.com.cn/news/116/a1281154.html - 编译 - 新闻 - 2024-12-30

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李侠宇:卫星互联网将助力6G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发展

12月23日,在2025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总工程师李侠宇表示:未来卫星互联网将与地面网络融合发展,这也是移动通信重要的演进方向。卫星互联网是实现6G天地融合、泛在连接的关键,将助力6G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发展。卫星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趋势卫星互联网是航天技术和通信

https://www.c114.com.cn/satellite/2514/a1280711.html - 通稿 - 2024-12-24

中信科移动、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信科)、中关村泛联院联合发布《以用户为中心的6G网络白皮书》

12月19-20日,由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关村泛联院”)主办的“2024第三届6G前沿技术与趋势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论坛的“央地同频·汇力创新”年度系列关键成果发布环节,中信科移动联合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信科)及中关村泛联院发布了《以用户为中心的6G网络白皮

https://www.c114.com.cn/news/654/a1280689.html - 通稿 - 新闻 - 2024-12-24

中信科移动孙韶辉:6G通感算智融合,驱动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变革

6G网络的通感算智融合既是未来业务发展需求,也是技术不断进步的要求。

https://www.c114.com.cn/news/654/a1280581.html - 原创 - 新闻 - 2024-12-23

是德科技署名文章:瞭望2025全球6G技术发展趋势

6G目前还处在以研究为主的阶段,但在未来两年,6G将从技术研究走向实质性开发。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在2029年3月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技术规范,因此6G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几年前备受关注的使能技术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培育和发展。进一步的技术研究、早期开发和一些初步的实验结果证明,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反证了

https://www.c114.com.cn/wireless/2934/a1280577.html - 通稿 - 2024-12-23

瞭望2025全球6G技术发展趋势

作者:是德科技6G项目经理Roger Nichols6G目前还处在以研究为主的阶段,但在未来两年,6G将从技术研究走向实质性开发。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在2029年3月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技术规范,因此6G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几年前备受关注的使能技术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培育和发展。进一步的技术研究、早期

https://www.c114.com.cn/wireless/2935/a1280559.html - 通稿 - 2024-12-23

中国移动5G大功率(2.6G单频)直放站设备集采:京信、锐捷等6家中标

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日前发布2025年至2026年5G大功率(2.6G单频)直放站设备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京信、锐捷、中信科移动等6家中标。

https://www.c114.com.cn/news/118/a1280532.html - 原创 - 新闻 - 2024-12-23

中国移动刘光毅:通信、计算与AI的深度融合,构建未来6G生态

刘光毅指出:6G的核心价值在于融合多维能力,推动技术、场景和商业模式的全面变革。这是5G到6G转型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和意义。

https://www.c114.com.cn/video/5917/a1280470.html - 转载 - 2024-12-20

北京市深化央地协同创新,前瞻布局6G产业研发

12月19日,以“6G通感算智融合创新,引领未来通信新潮流”为主题的第三届6G前沿技术与趋势论坛在北京召开。

https://www.c114.com.cn/wireless/2935/a1280455.html - 通稿 - 2024-12-20

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成果“6G信道新特性与建模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入选2023年度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科技进展

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北京邮电大学、中兴、中国信通院、小米申报的6G信道新特性与建模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成功入选2023年度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科技进展。本成果面向6G新特性的高精度信道探测技术进行研究,基于真实外场实验数据发现通感簇共享性、多频稀疏性、球面非平稳性和级联性,提出统一扩展GBSM信道建模理

https://www.c114.com.cn/news/118/a1280451.html - 通稿 - 新闻 - 2024-12-20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荧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方广告业务部: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c114@c114.net
北方广告业务部: 010-63533177,63533977 E-mail:shixinqi@c114.com.cn
编辑部联系: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editor@c114.com.cn
服务热线: 021-54451141,54451142
沪ICP备12002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