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6G近场技术白皮书2.0》现场
2025年4月10日至12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主办的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原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球的6G领域的思想领袖、技术先锋和产业领军人物齐聚金陵,共同探讨6G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生态的发展蓝图。10日下午,大会正式发布《6G近场技术白皮书2.0》(6G Near-field Technologies White Paper 2.0)。该白皮书在2024年4月发布的业界首部近场技术白皮书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更新升级,旨在深度推进近场技术研究与标准化探讨,为3GPP即将于2025年6月启动的6G标准化研究项目提供重要参考。
《6G近场技术白皮书2.0》封面
全球智慧铸就权威报告
该白皮书由19个国家(含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瑞典、日本、韩国、以色列、新加坡、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南非、阿联酋、印度等)83家单位的253位专家联合编纂。顾问团队包括中国科学院崔铁军院士、中国科学院尤肖虎院士、中国工程院张平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江舟、以色列人文与科学院Yonina Eldar院士、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博士。编纂工作由中兴通讯预研总工赵亚军博士、清华大学戴凌龙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张建华教授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龙教授领衔,章节主编包括浙江大学黄崇文研究员、香港大学刘元玮教授、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袁弋非博士及中兴通讯资深专家郑爽。
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83家白皮书贡献单位
(按国家及单位的拼音顺序)
6G近场白皮书2.0贡献者名单
《6G近场技术白皮书2.0》概览
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将于2025年6月正式启动6G标准化研究项目,全球6G发展将从愿景规划阶段迈入以关键技术突破、标准化制定与实践应用为目标的新阶段。基于此,我们于2024年8月份启动了《6G近场技术白皮书2.0》撰写工作。在延续第一版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最新进展,《6G近场技术白皮书2.0》对具体内容进行了扩展细化,对已有章节进行了全面修订更新和优化完善。此外,面向6G标准化,白皮书新增了专门的章节,聚焦近场技术的工程实施挑战、解决方案及标准化框架。白皮书的三个核心要点为:全面总结了15个典型的近场技术应用场景,系统完善了近场技术的完整理论与技术框架,深入梳理了近场技术在工程实施中的技术瓶颈及其对6G标准化的潜在影响。
近场应用场景
近场技术体系
《6G近场技术白皮书2.0》主要内容
现有无线通信系统(1G 至5G)主要依赖于电磁波的远场平面波的假设,已经深入地挖掘利用了该假设下的电磁空间维度的资源。未来6G网络将配置更大规模的天线阵列(集中式、分布式),在高、中、低全频段均可能显著扩展近场范围,构建准泛在的近场传播环境。进一步探索和利用近场空间资源,有望为无线通信系统开辟新的物理空间维度。近场技术是实现未来6G网络更高的系统容量、高精度的感知需求及物联网无线传能需求的重要使能技术之一,有望成为未来6G无线空口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产业界与学术界正积极推动近场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及标准化。
电磁传播的近远场区域划分
从空间资源利用维度分析,传统远场系统仅能实现电磁空间的角度域信号分离,而近场技术的引入使未来无线系统在电磁空间的距离域开发方面获得突破性提升。凭借多天线配置优势,近场技术通过波束聚焦显著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实现高精度角度-距离联合定位与感知,并优化无线能量传输效率。研究表明,电磁波传播特性认知正在发生范式转变:近场电磁波需严格建模为球面波而非平面波,这一修正强调系统建模中此前被忽视的空间非平稳性、有限深度波束聚焦、三极化特性及倏逝波等物理效应。突破传统波动模型后,非衍射波前(如自修复贝塞尔波束、弯曲艾里波束)等新型波场调控成为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基于远场条件设计的传统通信系统设计在近场环境中性能受限,模型无关的算法亦难以充分释放近场潜力。
远场波束(左)与近场波束(右)
《6G近场技术白皮书2.0》系统总结了近场技术在未来网络中的15种典型应用场景,深入分析支撑近场效应的电磁学基本原理及其对通信系统的重要影响,重点围绕自由度与容量核心指标阐述系统架构设计约束与使能机制。针对信道表征这一通信系统设计基石,从测量与建模双重视角阐述近场信道研究范式,并进一步探讨信道估计、波束赋形、码本设计等关键技术。同时,白皮书分析了近场技术与通感一体化、无线输能、物理层安全等方向的跨领域协同创新路径。在工程实践层面,白皮书聚焦6G频谱分配最新进展、近场传播技术实现路径及网络部署策略,同步探讨近场技术对6G标准化的影响。白皮书旨在为近场技术构建统一认知框架,架设理论创新、标准演进与工程落地的桥梁。
近场对于未来6G系统的潜在价值
展望未来,近场技术有望为无线通信系统开辟新的物理空间维度。作为实现大容量传输、高精度感知与高效无线传能等方面的基础技术,近场技术在塑造6G无线空口核心功能方面颇具潜力。在6G标准化研究即将开启之际,业界对近场技术充满期待,预期该技术将在下一代6G无线网络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白皮书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