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总体目标,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打造信息技术(IT)、通信技术(CT)、运营技术(OT)深度融合新生态,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构建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双支柱,网络、平台、安全等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5G应用“扬帆远航”的局面逐步形成……
总体来看,不同垂直行业应用在大上行、大下行、低时延、高可靠、大连接和高精度定位等方面对网络需求呈现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这对5G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了很好地贯彻和落实《行动计划》,《邮电设计技术》组织本期《5G网络部署与应用》专刊,研究并探讨5G网络规划、优化、建设、应用等领域的问题及创新解决方案,助力5G应用扬帆起航。
查看全文>3GPPR16在R15的基础上,从基础能力增强、全业务场景支持、垂直行业能力拓展3个方面,对5G核心网能力进行了全面增强,运营商现有基于R15的5G核心网将面临R16增强特性引入的重大挑战。分析了5G核心网R16关键增强功能特性,给出了R16核心网关键功能特性的引入建议,并在最后给出了面向R16的5G核心网演进总体思路及策略建议。
从无线网规划全流程体系出发,分析当前5G商用网络规划部署面临的挑战,提出构建以需求库、站址库、规划库和立项库4个库为抓手的基础信息库,通过特征抽取、画像打标、聚类分析等方式,对4库进行建模分析,最后结合4库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规划算法,较好地平衡了价值、弱区和感知等多维度综合需求,提高5G网络规划的精准性和效益。
为推动5G在中频段的重耕,研究了2.1GHz频段NRFDD系统与MSS系统邻频共存时系统间干扰造成的性能损失,给出并分析了不同功率参数、手持/车载2种MES终端形态、AAS/NON-AAS2种NR天线模型下,4个干扰场景的仿真结果。最后给出NRFDD系统与MSS系统共存建议以及共存措施。
基站硬件架构决定了设备形态与性能,进而影响5G网络的服务能力。5G时代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对网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 5G基站向专用硬件增强与架构通用化 2 个方向持续演进。介绍了 5G 基站的硬件架构、核心器件及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基站硬件架构的未来发展趋势。
5G由于工作频段较高,与2G/3G/4G网络相比,在相同覆盖范围内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建设投资成本巨大。从宏观来看,5G建网比4G建网资金投入更大,网络规划设计更复杂;从微观来看,5G建网过程中难免会牵扯到诸多相关利益方的利益问题。如何有效地利用投资资源,合理规划网络资源、控制建网成本,实现5G网络的快速部署和商用,成为通信运营商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借鉴4G网络部署积累的经验和新技术手段,探讨5G网络的部署规划。
研究了下倾角动态迭代寻优算法、天馈最佳方向角定位算法和图像识别精灵算法。倾角寻优算法通过电子下倾方案迭代,遍历所有倾角组合,找出小区弱覆盖栅格占比、质差栅格占比与导频污染栅格占比综合得分最小的天馈倾角优化方案,与高斯分布模型算法得出的天馈最佳方向角,形成天馈调整脚本;进而驱动图像识别精灵机器人,实施网管远程天馈调整动作。构建天馈闭环管控系统,实施天馈自动化闭环评估优化。经验证,原有越区覆盖、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本方法快速、有效、便捷,适用于匹配5G权值快速优化的4G/5G网络覆盖质量联合优化。
通过对5G政企专网用户的不同应用需求进行梳理,分别对PMBR技术、GBR技术、调度优先级差异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技术研究与实践,并形成具有针对性的5G政企专网无线差异化保障方案;同时,为同时保证5G政企专网用户和普通用户的网络感知生成5G政企专网用户级风险管控机制。
社会化基站系列产品具有造价低、建设方式灵活等特点,不仅可以作为传统建设方式有效补充,完善中、低流量场景的网络覆盖,还可以面向行业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实现低成本高效建网,降低运营商资本压力,提升网络收益率。通过对 4G/5G社会化基站系列产品的分类、架构、特点、性能等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应用场景情况下的产品部署方案,为当前5G网络建设,尤其是社会化基站系列产品的大规模部署和应用提供建议。
随着5G网络建设推进,室内及深度覆盖成为网络规划、设计的重心,以三维射线跟踪模型参数体系为基准,采用标准架设CW信源方式和扫频接收设备,并提出一种测试方法,得出某地综合测试结果,并与国外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由于5G业务的多样性和网络的复杂性,传统的单独基于信道质量或基于负荷的无线承载策略并不能满足用户差异化的网络需求。因此5G网络需要智能无线承载策略,即以感知提升为目标,综合考虑业务需求、网络负荷、信道质量、终端能力等各种因素,将用户引导到最优目标频点,以实现网络资源与业务需求精确匹配,实现业务体验最优。
微波是常见的无线传输技术,以其部署快捷、经济有效以及便捷灵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通信系统的中继和回传场景。为满足当前5G网络基站回传带宽需求,基于E-Band 5G微波应运而生,其能够在高频段提供更高的带宽。通过介绍E-Band微波特性,给出E-Band链路预算及容量估算方法,结合实际场景提出部署方案,推动5G网络建设发展。
随着5G业务爆发式增长,现有授权频谱完全无法满足未来业务需求,而非授权频谱和毫米波将是解决现有授权频谱不足的有效方式。首先介绍了 NR-U 的起源和研究进展,然后分析了NR-U的典型部署场景,最后对NR-U在60 GHz非授权毫米波频段的部署方案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地铁是大城市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5G覆盖需求迫切。提出一种优化频段组合的泄漏电缆覆盖方案,在保证网络覆盖的基础上,不但可大幅降低3家运营商5G信号接入带来的互调干扰,而且可显著降低建设成本;此外提出一种泄漏电缆斜射覆盖的方案,可实现已运营地铁隧道的5G覆盖。2种方案均在广东地铁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5G 时代行业专网场景提出了可管可控、安全、业务自主性、满足特定的场景化覆盖等要求。通过对 5G技术性能的分析,发现支持专网多样化性能需求的技术实现已经逐渐成熟。随着技术的完善,其商用进程也已大大加快。国内三大运营商主导的组网模式各有侧重,分别给出了行业落地的可行性建议。分析了行业专网目前发展阶段性特点,从技术、商业、终端、标准、生态等方面寄予 5G时代行业专网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
阐述了如何利用5G网络为一汽工业园区各生产线的智能化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支撑,探讨通过边缘云(MEC)建设为其打造一个安全、稳定、可靠的5G虚拟企业专网。探讨了MEC网络建设方案、工业边缘云平台建设方案和5G无线专网组网及承载网支撑方案,讨论了如何利用 5G 的低时延、高带宽特性结合MEC 对远程控制指令、设备数据采集、视频监控码流的近端处理等进行支撑、赋能工业互联网。
5G专网可以为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和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其中核心网在5G专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全接入和全业务的使能中心。介绍了面向专网的5G轻量化核心网部署方案及其特点,提出5G轻量化核心网在系统业务流程上的优化思路和网络功能增强方面的定制化开发建议,为后续 5G专网架构设计、网络演进和部署提供参考。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中国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