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专题
2015/10/23 16:57

初生牛犊不怕虎,本科生挑战5G算法

EEWORLD  陈颖莹

5G面临着许多问题,世界各国的顶尖专家都在为此钻研,其中,算法是一个基础性问题,是首要攻克目标。由Altera、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友晶科技主办,华为英特尔展讯通信赞助的第一届5G算法创新大赛近日公布了进入复赛的团队名单,很惊喜地看到,参赛团队远超预期,涌现了大量高水平参赛作品。这次大赛是5G技术处于初期研发阶段,发挥高校创新源头作用,聚焦在一些5G共识技术,力争突破5G技术算法。

初生牛犊不怕虎

在众多入围团队中就有这么一个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本科生团队,出于好奇,近日记者对团队成员李舒燕同学和指导老师王家豪老师进行了电话采访。

能够与众多研究生和博士比赛并获得好的成绩,李舒燕同学表示:“我们本科生参赛,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所做的Polar Code算法设计将重心放在了算法的优化上,没有像其他队那样一直往后用FPGA来实现。我们运用SSCL算法提高译码吞吐率,提出一种控制时序,在对译码速率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将处理单元(Processing uint)的消耗降低为原来的1/L(L为搜索宽度)。其实当时用FPGA做了一部分之后,发现这个算法可以再继续优化,所以我们又从各种论文里面找出了新的点子,并且我们也提出了一种提高FPGA利用率的方法。 此外,我们老师对这个比赛特别重视,把它视为我们毕业设计的选题,所以我们当然要全力以赴地做这个比赛。”

赵老师补充道:“从技术上说,我们本科生与研究生、博士相比,前期基础肯定要差一些,因为很多本科生没有接触过这类东西。但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时间投入得多一点,弥补他们这方面的欠缺。”进入复赛阶段,这个本科生团队又出现了新的困难,例如对硬件的架构不太熟悉,现在团队成员都在各自分工进行学习。

5G算法大赛成为学术和产业的桥梁

据悉5G大赛赛题有三个。算法一:F-OFDM(基于子带滤波的OFDM),其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基础波形。算法二:SCMA(稀疏码多址接入),其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的稀疏码多址接入。算法三:Polar Code,能够达到信道容量极限的高性能纠错码技术。这些5G技术逐步被全球产业界所共识,其中SCMA多址技术、Polar码更加适合解决多样化的物联网场景。F-OFDM是构建统一无线新空口满足多种场景的使能技术。5G应尽可能基于统一的技术框架进行设计。针对不同场景的技术需求,通过关键技术和参数的灵活配置形成相应的优化技术方案。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所长王志勤表示:“5G算法大赛是打造创新链的很好典范。高校擅长于新技术的算法研究工作,本次算法大赛要求在以往高校学生进行算法仿真的基础上,增加了算法与FPGA的结合,充分验证算法的可实现性及全面性能。一是增强学生创新能力,这次大赛使得象牙塔中的高校学生能够与技术产业研发工作相衔接,其研究方法及工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未来算法设计等工作中,能够充分考虑到后续产品实现的问题。二是体现5G新技术产业引导,本次算法大赛在5G研发初始阶段,并得到了全球产业界多个著名厂家的赞助,在研究方向上得到了产业界的牵引,使得高校的研究聚焦于产业重点发展方向,预期会有很好的产出。本次5G算法大赛将为全球5G技术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高校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将是其最大的成果。我们期待着!”

增强实践能力 接触最新技术

现在本科生找研发的工作越来越难了,如果在校期间参加了一些设计比赛,会给自己的简历增色不少。李舒燕同学兴奋地说:“这个比赛是亚洲级的,它的规模非常高,也是我目前接触到专业比赛中规模最高的。我正在申请国外的名校,所以说放在我的简历里,会为我的简历增加很大的分量。除了这些功利元素,这个比赛确实让我提高了不少,因为在这个比赛中,我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去看那些英文文献,而看这些文献就是做研究的一个基础,在这里面,我们会发现新的点子。”

“应该说能参加这种比赛,对于学生而言是机遇挑战并存。因为他们在整个比赛期间能够接触到新的技术;其次使用的硬件平台开发工具是比较先进的;此外对学生来说,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提高自己的水平,通过比赛收获平时学不到的知识。”王家豪老师还强调了参赛给学校带来的好处。“通过这个比赛,在学生的培养方面,能够摸索出一些比较好的方法,有助于学校在培养工科专业学生和优秀学生方面积累经验。通过此次比赛,让学生们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会提升学校在国内的声誉,对后面的同学是一个激励。”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