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全国性扩张,这是摆在华数面前的一道难题。3月13日晚间,华数传媒(000156)发布公告,拟使用不超过9500万自有资金受让贵州广电网络不超过3.5%的股权,在全国性扩张的道路上迈出了试探性的脚步。
自从去年10月借壳原*ST嘉瑞上市后,华数传媒近百倍的超高市盈率就一直颇受微词,因为在外界眼中,华数的主要营收来源和势力范围仍旧局限在杭州地区,倘若不能闯出杭州,摆脱“地方广电网络运营商”这样的角色,华数断然撑不起如此高的市值。
渗入地方广电
其实,这并非华数首次参股外省广电。在2011年,新疆广电网络曾进行过一次增资扩股,当时,华数就和湖南的电广传媒、上海的百视通一起参与了入股,取得了新疆广电7.5%的股权。
据华数内部人士透露,华数几年前就开始和外省的广电进行业务上的合作,“新疆虽然用户数量不大,但是广电网络基础很好,贵州虽然基础一般,但也是我们比较长期的合作伙伴了,大家希望之后合作能更紧密,所以就入了点股,进行一些资本层面的合作。”
三网融合专家、融合网主编吴纯勇告诉记者,“华数入股外省广电,属于广电系跨区域的整合,在国家层面还是受到鼓励的。”
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广电系在和电信系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很大的一个阻碍因素便是广电网络极其分散,所有权归属盘根错节,无法拧成一股绳,这也是为何各地都在进行省网整合,希望尽快形成一省一张网,并最终能组建国网对抗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原因。
但是,2003年,广电进行了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单位的改革,开始企业化运作,这也导致广电系的整合不是几个行政命令所能解决的,“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采用资本手段。而要收购一个企业,总要有合适的价格,现在愿意出价而且能出得起价的,主要也就是这些上市的广电运营商了。”吴纯勇解释说。在他看来,像华数这样具备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的企业,进行一些跨区域的整合,对于日后国网的整合是有益处的。
不过,对于身为上市公司的华数来说,投资者最关心的还是这样的入股投资,回报率究竟如何。在和外省广电的合作中,华数主要是将自己的播控平台和内容资源置入当地的广电网络,这样的业务和当地的IPTV就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
吴纯勇表示,“这确实是华数的风险所在,毕竟电信网络的硬件水准还是要远好于广电网络,不过相对来说,新疆、贵州这些地区,IPTV发展程度还不算高,在广电用户还没有大批流失的时候,华数正好可以和当地广电一起,尝试用好的内容和服务尽量留住用户。”
扩张难题待解
在全国的广电网络运营商中,华数一直被当做一个特例。而业界也大都认为,华数能够在杭州发展得风生水起,主要是得益于其早年间建成了一张足以和电信网络媲美的城域网。
2000年,华数成立时,合资方中包括了后来被并入联通的“小网通”,所以华数身上具备广电和电信的双重血统。公司成立后,华数便斥巨资建设高规格的城域网,这在信奉内容为王的广电系实属罕见,更何况,当时的广电网络只是单向传输电视节目,并不需要承载双向点播甚至是上网等增值服务,大多数的广电网络运营商根本没有意识到网络升级改造的必要性。
而这张城域网却成了华数日后发家的基础,正是借助这张网,华数才可以向杭州用户提供互动电视、宽带服务等诸多服务。但也正因为如此,华数一旦出了杭州,就不免进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因为外地广电的网络,大都硬件基础较差,很难像杭州的网络一样,很好地承载普通电视节目之外的各种增值业务。
一位不愿具名的广电业人士表示,“华数和外地广电合作其实也有些不得已,因为华数手里的IPTV牌照是地方性牌照,不是像CNTV、百视通那样的全国性牌照,因此很难通过IPTV进行全国性扩张。”
而华数手里的两张全国性牌照:互联网电视和3G手机电视,要如何用,目前还是个待解的难题。因为这两个领域目前仍然没有形成明确的商业模式,政策上也还相当模糊。
就在近日,华数的OTT盒子(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在山东被叫停,山东方面叫停的理由是OTT盒子销售的试点地区仅在上海、长沙、杭州三地,山东并不在试点范围内,而且OTT盒子不能直播电视内容,也不能安装第三方应用上,华数的OTT盒子却实现了上述功能,属于违规行为。而华数方面则辩解称,该盒子是终端厂商生产,集成了华数互联网播控平台,由于平台是安卓系统,所以很可能是用户通过安卓系统下载了第三方应用程序,并非华数提供的。尽管双方各有说辞,但从该款机顶盒被叫停一事仍然不难看出,华数欲借互联网电视在全国攻城略地仍然要面临不知何时才能解开的政策瓶颈。
吴纯勇表示,“华数这些年在内容播控平台的建设上,还是花了不少力气,对于他们来说,这些积累的内容资源要尽量变现,变现渠道自然是越多越好,和外地广电合作也好、做互联网电视也好,都是变现渠道,华数做各种尝试,其实也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